寄林石田老友
西湖惟二老,乍別更傷情。
詩與何人說,酒無知己傾。
病軀添藥債,夜影對燈檠。
喜有僧相訪,門前日送迎。
西湖惟二老,乍別更傷情。
詩與何人說,酒無知己傾。
病軀添藥債,夜影對燈檠。
喜有僧相訪,門前日送迎。
西湖只有我們兩位老人,剛分別就更讓人傷感。詩能和誰說呢,酒也沒有知己一同飲。病體讓我增添了買藥的債務,夜晚的身影只能對著燈架。高興的是有僧人來拜訪,每天在門前迎來送往。
二老:指詩人和林石田。
乍別:剛分別。
燈檠(qíng):燈架,也指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遷時期,詩人與老友林石田分別,內心傷感,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老友的思念和自身的孤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老友分別后的傷感和生活的孤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能體現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生活狀態。
柳碧桑黃破國春,
殘陽微雨望歸人。
江山不改興亡地,
六朝無限悲愁事,
欲下荒城回首頻。
一星殘燭照離堂,失計游心歸渺茫。
不自尋思無道路,卻羨去年買山侶,月斜漁艇倚瀟湘。
上皇西幸卻歸秦,
花木依然滿禁春。
唯有貴妃歌舞地,
月明空殿鎖香塵。
玉檻瑤軒任所依,東風休憶嶺頭歸。
金籠共惜好毛羽,乘時得路何須貴,燕雀鸞凰各有機。
花時一宿碧山前,明月東風叫杜鵑。
孤館覺來聽夜半,爭得蒼蒼知有恨,汝身成鶴我成仙。
洛陽春霽絕塵埃,嵩少煙嵐畫障開。
草色花光惹襟袖,愁上中橋橋上望,
碧波東去夕陽催。
芳徑春歸花半開,碧山波暖雁初回。
滿樓月色還依舊,中宵吟罷正惆悵,從此蘭堂鎖綠苔。
清世誰能便陸沈,相逢休作憶山吟。
若教仙桂在平地,且安懷抱莫惆悵,瑤瑟調高尊酒深。
春半上陽花滿樓,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門雖對嵩山在,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蜀魄千年尚怨誰,
聲聲啼血向花枝。
滿山明月東風夜,
正是愁人不寐時。
一片危墻勢恐人,墻邊日日走蹄輪。
筑時驅盡千夫力,那堪又向荒城過,錦雉驚飛麥隴春。
門向紅塵日日開,入門襟袖遠塵埃。
暗香惹步澗花發,
可憐嚴子持竿處,云水終年鎖綠苔。
臺閣層層倚半空,繞軒澄碧御溝通。
金鈿座上歌春酒,
人間若算無榮辱,卻是扁舟一釣翁。
當時無德御乾坤,廣筑徒勞萬古存。
謾役生民防極塞,降虜至今猶自說,冤聲夜夜傍城根。
性僻多將云水便,山陽酒病動經年。
行遲暖陌花攔馬,
結茅更莫期深隱,聲價如今滿日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