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居
數椽依碧嶂,飛瀑濺藤蘿。
地僻行人少,夜涼明月多。
生涯安澹薄,樂事在吟哦。
病后惟便睡,秋蛩聒砌莎。
數椽依碧嶂,飛瀑濺藤蘿。
地僻行人少,夜涼明月多。
生涯安澹薄,樂事在吟哦。
病后惟便睡,秋蛩聒砌莎。
幾間房屋依傍著青山,飛瀉的瀑布濺落在藤蘿上。此地偏僻行人稀少,夜晚清涼明月朗照。一生安于淡泊生活,吟詩誦詞就是樂事。生病之后只圖能睡好覺,秋蟲卻在臺階邊的莎草中聒噪不停。
數椽:幾間房屋。椽,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條。碧嶂:青山。
澹薄:同“淡薄”,指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
吟哦:有節奏地誦讀詩文。
秋蛩:秋天的蟋蟀。砌莎:臺階邊的莎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經歷了一些世事或身體不適后,選擇隱居于山中。當時社會或許較為動蕩,詩人借此山居生活來尋求內心的寧靜與淡泊。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淡泊與寧靜。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烘托出詩人安于現狀、寄情詩文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厭住市廛思避俗,無風波處好為家。蘆簾排檻遮炎旭,箋紙糊窗散綺霞。一徑優容知趣蝶,四時部署近情花。置身利鎖名韁外,天賜清閑敢拜嘉。
興到拈毫亂寫詩,不分支派不求師。燕招風腳清塵院,蜂斷花須落硯池。肝患已忘投藥物,齒虛只合嗜求斯。殘棋一局終須了,勝負無容計數知。
嚼過黃梅與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嘗。太平犬馬有馀慶,中落田園并受殃。老冉冉來情自短,事循循敘夢何長。果誰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猶奉瓣香。
銅龍樓下早春歸,
三朔元辰在此時。
椒柏暖風浮玉斝,
兩宮稱慶奉皇慈。
心許天知不愧天,
酣風醉月仰天眠。
自疑略似知章馬,
人道還如太乙蓮。
驚人事業傳三館,
動地文章震九州。
老夫欲別無他祝,
以愿雙封萬戶侯。
滿天風月為官守,
遍地云山是事權。
唯我敢開無意口,
對人高道不妨言。
如天斯道豈難登,
有孔鑄顏便服膺。
今日與君須盡醉,
藤蘿石上月將明。
林下提壺招客醉,
溪邊杜宇勸人歸。
可憐白酒青山在,
不醉不歸多少非。
身不作村農,不知村農苦。今夏苦淋漓,秋來仍多雨。
萬頃與千疇,茫茫無片土。始尚望開晴,新秧還可補。
何期白露降,旭日猶未睹。農戶最關心,婦子愁無語。
征賦雖初完,衣食出何所。離亂痛相遭,正宜舒民力。
天道竟無知,饑饉生不測。拯濟乏良方,中心常戚戚。
嘆息詩初成,寒蟲鳴四壁。
豈必在丘壑,居然無俗塵。曲肱烏皮幾,墊角白綸巾。
萬象各有媚,孤云愈見親。野人驟得此,野性詎能馴。
叢林鳥雀傲,委巷漁樵通。回看一卷石,坐失千華嵩。
藤蘿行秋色,檜柏宿天風。投足豈在廣,會心浩無窮。
微微動幽籟,簌簌滌廣除。石梁屬?窱,磴道藏威紆。
觴飛競謀速,飲至不愿馀。無煩具主禮,已自稱吾廬。
改席臨幽壑,披襟當絕顛。苔錢乳竇嵌,云葉金波穿。
伏虎蘊盤攫,脩鱗坼蜿蜒。箕踞一長嘯,寒聲千樹傳。
宴坐盤石上,澹然忘所歸。片云逗松頂,隙月沾人衣。
蠕蠕宿羽動,稍稍澄露微。尊酒欣有托,塵言晤來稀。
聊憑杯酒遣芳辰,正是姑蘇二月春。
展誦瑤華增悵望,相憐俱是白頭人。
蒼蒼海色上嵚岑,日落風帆白塔陰。
萬馬潮聲悲卓敬,三鷹神夢感文林。
休疑橋下窺仙鏡,底事泉邊斫素琴。
畢竟此邦忠義著,冬青樂府紀哀音。
二百馀人領此州,去思誰更有碑樓。
浮名浮利果何在,潮去潮來空自流。
照萬事時惟是道,賞三山處最宜秋。
使君籍上尋同姓,只許旌旄獨自游。
自說嵇康七不堪,
上教持節向江南。
江南父老應相賀,
見說清明似晦庵。
鐃歌喧奏上之回,直北風煙萬里開。鳳葉岐山仙吹入,龍扶汾水御舟來。
行宮宿衛在沙河,北岳諸侯望幸多。聞道遄歸思飲馬,一時傳詔萬方歌。
西山云色玉泉流,兩岸垂楊夾綵舟。一曲上陵新樂府,圣明不事具茨游。
西直門西塵漲天,先驅七萃肅旌旃。都人快睹龍顏喜,控馬徐行輦路前。
千官鵠立擁如云,羽騎驂驔部領軍。神武自今驚朔漠,建旄誰不頌吾君。
秋氣薄書床,金壺漏乍長。
涼風吹短鬢,明月滿虛堂。
木葉飛輕影,籬花送遠香。
清宵誰共賞,獨自步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