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正月十六日張云齋過訪郭舜元高飛卿持草書黃庭來會作上元歌
市人歡呼賞元夕,羈人掩關玩周易。
易中具足光明燈,一燈散作千百億。
粵從上元甲子到于今,經幾上元此燈炯炯如一日。
靜思此理發長嘯,短檠孤坐看虛碧。
廣文先生乃我義理朋,從我求觀無盡燈。
我燈無盡易無盡,五行陰陽太極惟一心。
東鄰有客好奇逸,袖出異書光芒與我易相射。
平生但識羲孔元之元,不省虛皇大道玄中玄。
我欲與君互酬答,各妙其妙勿以言語傳。
會得易中極玄中玄,與子日日張燈作上元。
市人歡呼賞元夕,羈人掩關玩周易。
易中具足光明燈,一燈散作千百億。
粵從上元甲子到于今,經幾上元此燈炯炯如一日。
靜思此理發長嘯,短檠孤坐看虛碧。
廣文先生乃我義理朋,從我求觀無盡燈。
我燈無盡易無盡,五行陰陽太極惟一心。
東鄰有客好奇逸,袖出異書光芒與我易相射。
平生但識羲孔元之元,不省虛皇大道玄中玄。
我欲與君互酬答,各妙其妙勿以言語傳。
會得易中極玄中玄,與子日日張燈作上元。
市井之人歡呼著欣賞元宵佳節,羈旅之人卻關上房門研讀《周易》。《周易》中蘊含著光明之燈,這一盞燈能散成千百億盞。從遠古的上元甲子到如今,歷經多少個上元節,這燈依舊明亮如一日。我靜心思索此理不禁長嘯,獨自坐在矮燈下望著虛空。廣文先生是我探討義理的朋友,向我求觀無盡之燈。我的燈無盡,《周易》的道理也無盡,五行、陰陽、太極都源于一心。東鄰有位好奇灑脫的客人,從袖中拿出奇書,其光芒與我的《周易》交相輝映。我平生只知曉伏羲、孔子學說的根本,不了解虛皇大道的玄中玄理。我想與你相互交流,各自領悟其妙處,不必用言語傳達。若能領會《周易》中極玄的道理,就和你天天張燈過上元節。
羈人:旅居在外的人。
廣文先生:唐天寶九年設廣文館,設博士官,以鄭虔充任,時人因稱鄭虔為廣文先生。后泛指清苦閑散的儒學教官,這里指作者義理方面的朋友。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太極:中國古代哲學用以說明世界本原的范疇。
羲孔:伏羲和孔子。
虛皇:道教尊奉的天帝。
此詩創作于辛巳年正月十六日。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在元宵佳節時,與友人相聚交流。詩人可能長期鉆研《周易》,對其中的義理有深刻的感悟,借與友人的聚會,抒發自己對《周易》的理解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周易》義理的探索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將哲學思考與節日場景相結合,富有哲理和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和文學才華。
聞夜鶴。夜鶴叫南池。對此孤明月。臨風振羽儀。伊吾人之菲薄。無賦命之天爵。抱局促之短懷。隨冬春而哀樂。懿海上之驚鳧。傷云間之離鶴。離鶴昔未離。迥發天北垂。忽值疾風起。暫下昆明池。復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欲留不可住。欲去飛已疲。勢逐疾風舉。求溫向衡楚。復值南飛鴻。參差共成侶。海上多云霧。蒼茫失洲嶼。自此別故群。獨向瀟湘渚。故群不離散。相依江海畔。夜止羽相切。晝飛影相亂。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潯。既不經離別。安知慕侶心。九冬負霜雪。六翮飛不任。且養凌云翅。俯仰弄清音。所望浮丘子。旦夕來相尋。
墻外秋千花影后。環獸金懸,暗綠籠朱牖。為怯輕寒猶殢酒。同心共結懷纖手。粉袖盈盈香淚透。蹙損雙眉,懶畫遙山秀。柔弱風條低拂首。渭城歌舞春如舊。
扁舟獨渡珠江水,野客登臨耳目寬。紺殿鐘聲移棹聽,白云山色隔城看。遐心指點峰千疊,生計商量釣一竿。今夜月明何處宿,夢魂應繞鄭仙壇。
何處難忘酒,初秋暑尚存。雙星渡銀漢,微月照黃昏。瓜果排中閤,笙歌拂小軒。此時無一盞,何以待天孫。
陣圖入眼渾如夢,回首江山又夢間。萬里白云遮望眼,□□□□□□□。
火云高擁太行間,飛雪峨峨不可攀。翠柏蒼松枯欲死,清涼空說五臺山。
笑將一干嘗妻兒,病骨饑腸兩責之。多事去燃天祿字,安鳩來過老人眉。山林猛獸今誰是,早晚繁霜正爾持。他日短長憑杖者,人間數尺紫玻璃。
白鳥有情驚不去,青山無約望還來。午夜夢飛滄海外,一年春在落花中。北方野客不慣見,明月滿衣猶倚欄。燕薊馀民宜自省,百年陷虜直愁人。勿怨肩輿事洪靖。
柵中囚卻是春心,憔悴從來花不禁。怕是秋風吹有日,無人一悼葬花吟。
白雪知君富,黃金總讓人。江湖雙短鬢,天地一閒身。萍水長為客,鶯花又及春。臈殘詩祭罷,喜復歲華新。
一派泉分九竅流,地中竅竅盡通幽。行人到此腸堪斷,不用松風滿月樓。
歸舟無所有,祗得二珍禽。與我為閒客,娛人是好音。餐須香米滑,浴貴翠盤深。夜使同笯宿,休傷伉儷心。
朔雪正漫漫,東樓夜色闌。烽煙吾潦倒,世路共艱難。說劍懷燕趙,題詩薄建安。江湖浮未得,瓠落大樽寒。
彩翼雙翻玉,芳春半及韶。炎洲初化日,丹穴欲摩霄。柳外棲猶弱,花間舞乍嬌。昭陽一片影,偏怯曉風飄。
許共群賢白玉卮,好懷長記莫春時。右軍老自圖修禊,點也狂誰伴浴沂。瑞露可珍千日酒,幽禽細和滿屏詩。見山何處尋芳去,傍柳隨花又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