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院用柱間韻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層巔生暮云。
白石巧于山背出,清泉時向澗邊聞。
缽盂未信承龍化,錫杖曾經解虎紛。
歸去鶴猿應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層巔生暮云。
白石巧于山背出,清泉時向澗邊聞。
缽盂未信承龍化,錫杖曾經解虎紛。
歸去鶴猿應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僧人居住之處有一條曲折小路通向村莊,日落時山頂涌起暮云。白色石頭巧妙地從山背露出,不時能聽到山澗邊傳來清泉的聲音。不敢相信缽盂能有承龍變化的神奇,錫杖曾化解過老虎帶來的紛擾。我歸去時鶴和猿或許會嘲笑我,何必像周颙那樣寫《北山移文》呢。
層巔:山頂。
缽盂:僧人食器。
錫杖:僧人手持的法器。
稚圭:周颙,字彥倫,又字稚圭。《北山移文》是孔稚珪假托北山山神的口吻,諷刺周颙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祿的文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清泉院時,被山寺的清幽環境和僧人的生活所觸動,結合自身心境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存在一些紛擾,詩人渴望寧靜的出世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寺生活的向往和對自身未能歸隱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景典結合,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六十年華又一新,鶯花偏為白頭春。齊歸小玉焚香女,迭侍黃金鬻賦人。桂酒香清難學釀,鱭魚子美易垂綸。休耽著述當紅藥,盡把韶光與四鄰。
黃鵠游太清,燕雀守丘樊。偉哉嚴子陵,不屈萬乘尊。為士固有志,何心戀華軒。還釣坐磐石,返耕入松門。洗耳潁川水,抗跡首陽原。身隱名愈高,人去臺空存。茂林息歸鳥,峭壁奔斷猿。石激水流響,山晚林木芬。垂竿千丈碧,使我清心魂。
萬頃煙霞一草亭,開樽醉殺柳條青。停杯試問滄浪水,龍臥寒潭幾日醒。
新晴天宇正和融,畫舫飄然背浙東。最績備書南闕下,封章先貯皂囊中。一樽別酒醒還醉,幾樹飛花白間紅。多少諫垣堪論事,貯看明主賞孤忠。
嘉陵殘月別公時,蜀道春深一棹遲。豈料飄搖風雨夕,衰翁猶想學生詩。
昔我問阿育,驅神作道場。如何震旦國,重見鐵輪王。變幻從僧語,依微盡佛光。那堪事勢盡,千古但蒼涼。
頭上倭髻,珍珠累垂。要郎解髻,妾自解衣。
桃李霏霏映水鄉,天機潑潑動詩腸。閑隨老社占年去,遙對東風共一觴。
兔窟移栽遠,靈根閱歲多。黃金攢細萼,碧玉長新柯。入座天香至,窺簾月影過。待予休致日,花下共婆娑。
三沼流通作一家,清風偏趁夕陽斜。我來退食知懷愧,敢對波心蓮子花。
曉向君王賜賞還,長街一字佩珊珊。白頭宮監呼名姓,換入迎春第幾班。
標空峭壁倚江隈,入望江聲動地來。水接蒼梧通八桂,山連北極近三臺。夜深擬和南征曲,風起應同玉剪催。聞道呂梁波峻急,汪瀾千古砥瀠洄。
放浪曩骯臟,囊裝將長揚。偃蹇晚倦獻,徜徉藏光茫。著雨苦齟齬,蒼茫荒羊腸。黯慘厭漸險,彷徨傷王陽。
漸近鳥龍頂,山盤作小窩。劖崖新佛像,接澗到壇那。花落僧初定,春回鳥自歌。古宗今人滅,誰復了諸魔。
清明既鬯,大孝乃熙。天儀睟愴,皇心儼思。既芬房豆,載絜牷牲。郁裸升禮,鋗玉登聲。茂對幽巖,式奉徽靈。以享以祀,惟感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