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王東墅
元龍湖海分棲遲,懶把琴心累子期。
不是三生曾有舊,如何一見便論詩。
春行谷外鶑求友,月在吟邊鵲繞枝。
甚欲買舟尋隠處,悔將名姓與人知。
元龍湖海分棲遲,懶把琴心累子期。
不是三生曾有舊,如何一見便論詩。
春行谷外鶑求友,月在吟邊鵲繞枝。
甚欲買舟尋隠處,悔將名姓與人知。
陳元龍有湖海般的豪氣卻處于困厄之中,懶得用琴音去煩擾知音。若不是前世就有緣分,怎會一見面就談論詩歌。春日在山谷外黃鶯呼喚著朋友,月光下喜鵲繞著樹枝飛。很想租船去尋找隱居之地,后悔把自己的名姓告知他人。
元龍:指陳登,字元龍,有湖海豪氣。分:料想。棲遲:游息、漂泊失意。
子期:鐘子期,春秋時人,善聽琴,與伯牙為知音。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
鶑:同“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不如意,渴望知音,同時對世俗的名聲有所厭倦,故而有隱居之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知音的期盼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特點是用典自然,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特定心境和情感。
選官選佛但從長,曠世因緣且莫量。一自幞頭重整后,相期惟有木樨香。
日日承恩活計長,中丞福祿任商量。出門有句為君道,雪與梅花一樣香。
世路風波俯仰閒,
趑趄行恐墮機關。
豈知野鹿便豐草,
金絡從渠十二閑。
公路浦口浦水清,甘羅城外征人行。
大河直下千萬里,哀雁差池三兩聲。
南國浮云天際滿,異鄉秋草夢中生。
側身四望渾無盡,新月江關一片明。
由來齒角未容兼,獨荷生成意已厭。
奉席兒能謝簪紱,扶筇婦尚理齏鹽。
含飴孩幼甘同剖,高枕林廬夢亦恬。
慚愧此生論取與,天公傷惠我傷廉。
不知人事有冰霜,
戰退群陰玉魄強。
偶現色身仍本色,
自開香界布天香。
徹夜盆翻天井潢,回瀾誰障百川狂。
鯤方怒翼思溟海,鼠已搖牙伺太倉。
秋著屏山驚客枕,潤添衣籠費爐香。
惠連應記池塘夢,近有書來說對床。
文辭苦思徒妨睡,
官職虛名不療饑。
垂老始知安樂法,
紙鳶竹馬伴兒嬉。
有客來遠方,清晨入我室。遨游西子湖,此愿如饑渴。
攜步到湖濱,孤篷空無設。山色與湖光,對之嘆奇絕。
解意當壚人,助我興活潑。遺我酒一壺,不愁秋瑟瑟。
秋菊如人瘦,霜螯比肉肥。既得新越釀,尤愛是團臍。
蟹本無腸物,辱身在涂泥。今享有心者,儼與樽俎齊。
持來左右手,畢卓是也非。一波沖鷗鷺,偕至西湖西。
濠上游觀樂,游魚樂何如。游人亦魚類,其樂雅相于。
三潭澄秋水,掩映有菰蒲。朝暾露城郭,波紅一角鋪。
炎涼到水國,鱗族為之趨。憑欄忘歸去,須知我非魚。
非蟲亦非鳥,蝙蝠狀獨奇。又有可奇者,孤眠寺榻西。
談笑群客至,若不與聞知。豈病身小弱,我為袖攜歸。
昏黃出山外,超然忽高飛。飛鳴出意外,此類猶知時。
酌酒坐茅檐,檐短酒氣吐。高樹蔽目前,全湖茫無睹。
結鄰野人家,聽我談肺腑。肺腑無可陳,岳墳一抔土。
灑酒不盡歡,拔劍思張弩。鐵人知不知,墓門寒千古。
里湖夾兩山,地勢倍周匝。左有放鶴亭,右有寶俶塔。
吟嘯出其間,高岸為之答。醉叱使退歸,我亦素嫻習。
無乃孤山孤,生性未能合。樵歌起山頭,竟不暇應接。
云雨無寸權,
蛟螭復狂吼。
一夕風霆來,
拿云破空走。
十顆千錢品最珍,
北人鮐背未濡唇。
若生京洛豪華土,
買斷丹林肯算緡。
疊搆危梯入窈冥,長空不斷暮天青。松陰竹色憑欄處,次第千山入畫屏。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裊娜千竿翠欲沉,一區煙雨坐來深。君恩乞與瀟湘地,閒聽蒼龍日夜吟。
峴首穹碑百尺遺,襄陽仍睹習家池。如泥不學山公醉,自唱銅鞮岸接?。
畫棟雕甍挾斗牛,瑤箱瓊笈鎖層樓。五千何代傳周史,三萬當今跨鄴侯。
九列三孤亦偶然,能將簪紱誤流年。歸期趁得西風蚤,何限鱸魚七澤前。
萬壑千巖照眼明,中天蒼翠撲檐楹。憑欄四顧皆秋色,疑是山陰道上行。
水擊天飛快羽翰,巢林聊借一枝安。參差已熟邯鄲道,枕上從他萬劫殘。
大荒以外煽風塵,島上星槎絕問津。
天塹早違天水趙,海東今作海西秦。
衣冠賣藥朝鮮客,髡裸行歌日本人。
我自溷棲傭保里,莫將身比葛、懷民!
乃翁曾記脫靴亭,直節高風有寧馨。
知命時年棄軒冕,傳心學問本家庭。
飽餐霅水仍苕水,高揭文星更壽星。
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慚澗愧負山靈。
百年事業此懸弧,
倚席彈冠更獻圖。
欲比荀家齊淑爽,
先于屏上指之無。
君上長安我住山,一天風月自忙閒。相逢莫論涂中事,得意何妨任往還。
出門休訝路行難,南北東西盡此間。舉棹漸隨寒影遠,卻疑煙月在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