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首 其八
范蠡泛五湖,子房從赤松。
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終。
彼美二丈夫,世異轍則同。
此道久不作,利欲塵相蒙。
急流不知返,失腳機穽中。
范蠡泛五湖,子房從赤松。
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終。
彼美二丈夫,世異轍則同。
此道久不作,利欲塵相蒙。
急流不知返,失腳機穽中。
范蠡泛舟于五湖之上,張良跟隨赤松子修仙。他們功成名就后請求退隱,明智聰慧得以善終。這兩位賢德的大丈夫,時代不同但做法相同。這種明哲保身之道很久不再有人踐行,利欲像灰塵一樣蒙蔽了人心。身處急流卻不知返回,一旦失足就會落入陷阱之中。
范蠡:春秋時期越國政治家、軍事家,輔佐越王勾踐復國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
五湖:說法不一,一般指太湖。
子房:張良,字子房,西漢開國功臣,功成后跟隨赤松子云游。
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話中的仙人。
乞身:古代官員因年老自請退休。
明哲:明智、洞察事理。
令終:善終。
機穽:陷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詩人有感于此,借古代賢士的事跡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功成身退、明哲保身,批判世人被利欲迷惑。其特點是借古諷今,以史為鑒。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古人對人生智慧的思考。
日暮將何適,歸飛尚有林。側銜千里翼,獨立五更心。山月橫枝淺,寒池顧影深。幸無彈射患,安夢得于今。
鸂鶒斜飛處,云陰日半塘。漁郎歌倚棹,蠶妾笑提筐。鬢濕簪花露,裙沾斗草香。同行暫猶好,歸路莫嫌長。
一枕蘧蘧蝶夢忙,久拋懷抱付滄桑。衣珠未忍忘杯渡,法乳惟分許我嘗。眼赤自依金臂紫,塵紅誰念客冠黃。聯床且訂名山約,料理芒鞋踏上方。
東家新釀秫,西壁學彈絲。淡況幽窗得,清心子夜知。鳥鳴花下酒,花送隔年期。莫負平生約,前山日落時。
十日陰云雨未收,山中新漲足溪流。杖藜不到閒亭上,恐有秋聲在樹頭。
獵獵風攲袖,垂垂雨打船。最憐荷似屋,不障水如天。
破巢之后事全迂,縱有瓊漿不忍圖。枝上分明阿母血,至今和淚滴珊瑚。
招汝饑魂兮,未歌淚已動。糧蔬以為祭,酒漿以為供。來食來食兮,新歲正歡縱。浩劫舉世忘,奠汝竟誰共!泱泱衣冠邦,迷墮喧楚鳳。汝生不如蟻,廉恥棄何用。拋妻食子者,猛虎孽何重!何辜之種族,地獄之噩夢。詰天天不答,暴雪倏降送。
穹廬東徙海波平,大壑魚龍臥不驚。縣古湯泉迷舊壘,臺高望海控新旌。鹺花萬灶歌三月,寶氣千山到五城。何日三韓烽燧息,卻從徐福問長生。
時人不識窺玉淵,安知驪龍之所蟠。風云未來,螻蟻且歡。螻蟻苦之徒自勞,忽翻飛,嗤爾曹。
彤管留遺范,霓旌逼上仙。地傷瑤水后,人哭樂池邊。采翟行將駕,斑龍局未前。真軿不可問,知在幾重天。氛祲生層掖,神華返上清。禮成金璽重,仙去玉衣輕。楚挽悲芳甸,凝笳怨碧城。宸心懷輔佐,儀典極哀榮。
漫卷珠簾上玉鉤。頹云漠漠一天愁。凄涼笛里關山月,憔悴吟邊海樹秋。飛鳥盡,角弓收。可堪重憶少年游。焦桐難寫鹓雛恨,嚇鼠寒鴟不解羞。
遇物時能曲,垂天自不斜。可憐無尺土,亦復著高花。柔是長生道,清宜處士家。柴門開一角,山月也從遮。
險句臨巖得,禪心遇水閑。只憑一紙詔,踏遍萬重山。林屋朝乘屣,松篁夜扣關。定從委宛去,載取異書還。
已放天風掃草廬,高虛偏稱道人居。莫言天馬民貧甚,豆粥藜羹有底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