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黃云心
竹屋少行跡,閉門春晝長。
天時半晴濕,人意共炎涼。
苔蘚侵階綠,荼?壓架香。
冥搜尋杖屨,不為看花忙。
竹屋少行跡,閉門春晝長。
天時半晴濕,人意共炎涼。
苔蘚侵階綠,荼?壓架香。
冥搜尋杖屨,不為看花忙。
竹屋很少有人來往,關閉房門春日白晝顯得格外漫長。天氣時晴時雨,人們之間的情誼也如這天氣般冷暖不定。苔蘚蔓延到臺階上,一片翠綠,荼?花壓滿花架,散發著香氣。我拄著拐杖四處探尋,并非是為了賞花而忙碌。
少行跡:很少有人來往。
炎涼:指人情冷暖。
荼?:一種花,初夏開花。
冥搜:盡力尋找、探尋。
杖屨:拐杖和鞋子,這里代指出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寧靜的居住環境,可能是在遠離塵世紛擾時,有感于春日的寧靜和人情冷暖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喜愛和對世俗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抒閑適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一枕悠悠臥翠微,白云滿地掩柴扉。迎風疑化蒙莊蝶,汎月誰收玉女衣。有夢終同玄豹隱,無心遙接紫鸞飛。欲分半榻陪怡悅,莫道紅塵未息機。
風云蹤跡付扁舟,水竹生涯寄一丘。世故舉同雞抱鴨,物情無怪馬生牛。百年半向愁中老,萬事常從酒到休。莫愛得官輕得句,爭如飽食對吟搜。江上秋來憶少牢,龜腸尤覺病詩饕。調和索似三分醬,澒洞看如八斗糟。水怪重增風勢惡,湘靈難禁雁聲高。何當一雨洗煙月,為放清光歸我曹。
矮窗缺月照人寒,殘雪留檐凍木干。衰信已憑雙鬢寄,世緣聊作一枰看。斜封官好空批敕,神武門高未掛冠。誤卻登山與臨水,十年騎馬走長安。
重重老樹絡蒼藤,空際飛行快此生。江月白時同發嘯,峽云昏處總無聲。持環欲向何人獻,試劍真教處女驚。千載心期如一日,不知人世別離情。
武昌堤上水云身,三十年來識道人。只為漫游相見少,故知臨別贈言頻。憧憧車馬紅塵老,靡靡江山白發新。邂逅一回頻唱和,錦囊千首未為貧。
日落空山尚騎馬,何人曾此開蘭若。持缽山僧乞食歸,問我此馬何時下。大笑一聲萬壑鳴,搴云坐我白蓮社。蕭然百慮還虛清,卻憶同盟面生者。須臾叱至輒盡歡,玉虹倒注金罍瀉。再笑出門醉未醒,屋角饑烏寒啄瓦。
送酒白衣來栗里,燒丹金井出淮南。露花風葉俱寥落,見畫令人思不堪。
往年應是寂沈沈,雪片風絲安可尋。巢木鳥矜枯葉暖,斷冰魚愛野云深。坐觀群動何嘗息,愁看百蠻并力侵。可是蒼天悲萬物,溫柔一世歲寒心。
輕舟獨汎午時風,車馬當年一日空。綠水青門映紅樹,一時都入感傷中。
幽居無限好,托興在云林。蘭氣山軒凈,槐陰石徑深。霜螯肥斫玉,臘酒滿浮金。對景皆成樂,逍遙物外心。
端任一世豪,脫去未半歲。長男方十齡,同生其小字。攜之學校中,后死命吾輩。宵來極不佳,惡睡濕床被。問以了未羞,俯首笑不對。呵撲我何忍?撫視空隕涕。傷哉愛與恩,此局豈常在?更過數十年,吾汝皆在外。及茲自勉力,尚可奮前載。同來吾戒汝,此事不可再。今去分棗栗,吾決為汝諱。
南郭先生比鷾鴯,年年過我未愆期。休論王謝當時事,大抵烏衣祇舊時。
暫艤東風棹,相逢漢水濱。一尊東峴酒,萬里北歸人。柳拂官橋曉,花明驛路春。明朝又山岳,悵別漫勞神。
頭角崢嶸慈濟泉。報恩萬壽昔參玄。為思方領宜修道,直造靈巖結善緣。栽園果,種福田。四方設藥施無偏。而今壽塔小師壘,延永谷城劫石堅。
天廄驊騮汗血身,沙堤滾滾不驚塵。春深誰奉明廷對,許賜當頭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