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書廨中壁
遙夜不能寢,值茲節物清。
大空瑩虛碧,仰觀澄性情。
素月若可把,浮云何故生。
瑤琴且勿弄,誰憐希代聲。
遙夜不能寢,值茲節物清。
大空瑩虛碧,仰觀澄性情。
素月若可把,浮云何故生。
瑤琴且勿弄,誰憐希代聲。
漫長的秋夜難以入眠,正值此時節景物清幽。廣闊天空澄澈碧藍,抬頭仰望能讓性情變得純凈。那皎潔明月仿佛可以捧在手中,為何會生出浮云遮擋它呢?暫且不要彈奏瑤琴了,誰能欣賞這稀世的琴音呢?
遙夜:長夜。
節物清:時節景物清幽。
瑩虛碧:形容天空澄澈碧藍。
把:握持。
希代聲:稀世的聲音,這里指高雅的琴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秋夜,身處官署之中,周圍環境清幽,卻因內心的孤獨和無人賞識而難以入眠,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孤寂和懷才不遇之感。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夜之景烘托內心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高閣應山三字古,
華堂卓秀一峰尊。
南梁北劉無昔人,后來更推蔡與陳。鐘溪既老德清病,紛紛館閣推麒麟。
朱君少有臨池癖,日閉蕭齋撫古跡。殺盡山中紫兔毫,灑殘絕域金壺墨。
五十頭顱鬢騷屑,染翰朝朝腕欲折。駱駝橋西片紙出,人道風神似松雪。
吾鄉書法溯二馮,翁張汪邵誰雌雄?絕倫雖無羲獻跡,古法未失鐘胡風。
自從俗書逞姿熊,子弟家家學姚派。瓣香祇識奉華亭,筆陣誰知求晉代。
君今僻居臨水村,羅列金石娛朝昏。紅柿周圍白板屋,綠天自裹鐵葉門。
香姜古硯浮寒碧,浸入明漪漲云色。欲知君書得力處,但看一池秋水黑。
滇南八月中,綠林何萋萋。居人亦相輳,數里聞鳴雞。
路轉無詰曲,山行少攀躋。回瞻貴陽道,咫尺蹊壑迷。
夜宿平夷館,風悲氣始凄。月光皎東壁,白露寒螀啼。
憑高視中原,但覺眾星低。長路心益壯,浩歌天之西。
漁陽鼙鼓驚,征塵動地起。
河北多郡縣,一朝盡風靡。
常山有太守,慟哭整軍士。
誓心匡社稷,志烈身竟死。
長樂何如人,紆紆佩金紫。
越武城邊江可憐,江花江水兩茫然。
故人一別經長夏,狂客相思似隔年。
歸渡幾回隨夕照,賓鴻初下報秋天。
不堪西望頻搔首,惆悵汀蘭岸柳前。
刻燭囑莫速,刻燭速爾囑。爾停嘉爾淑,爾速詈爾毒。
毒莫毒乎文人文,一褒一貶能殺人。淑莫淑乎文人心,一哀一樂任天真。
真偽不難欺幽獨,幽獨反難欺此燭。天下無心有心毒,天下有心無心淑。
兩心相對笑嬉嬉,絳紗籠著珊瑚枝。千年黑漆光離離,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
端坐日月光華里,不知出在何時,馳驅四座發妙思。語塞眥裂豎兩眉,約束如大將行師。
三令五申,斬頭馘耳,日中為期。疾風驟雨筆淋漓,怒雷霹靂電奔馳。
詩成燭在不燭詈,詈燭嘉燭燭不知。朗誦一遍燭聽之,深夜詩成不可讀,寒風易動鬼神哭。
馬行海,舟行陸。截竹截竹陰陽六,繭絲不抽明朝續。
老氣崢嶸薄遠空,
才名一世許誰重。
已將功業酬身了,
卻把梅山作隱峰。
入夜鐘吾道,微風一葉舟。
徐吟遲月上,獨坐看星流。
野闊煙無際,波間釣未收。
逝將謀小隱,生事老羊裘。
少年恒恐年難老,到老方知趣倍真。無事樂觀童豎戲,有閒時得故人親。宜書宜畫容安室,可止可行自在身。笑煞勞勞名利客,輕生猶是夢頻頻。
詩詠東山我欲徂,音沈絲竹辟新途。飛天穴地翻奇局,沂水春風猶故吾。眼見累朝容自傲,身全歷劫不為愚。紛爭蠻觸休多管,且慶馀生醉唱喁。
不羨八千椿,不羨三偷桃客。也不羨他龜鶴,一總為凡物。
羨君恰似老人星,長明無休息。好與中興賢主,立維城勛績。
曾記當年載酒過,
好山迎我似青螺。
今朝未許勞人見,
秋雨瀟瀟聽棹歌。
碧樹城西,烏皮幾上,脫帽群呼小友。落拓周郎,顧曲時時載酒。
記昨年、雪藕初嘗,又今年、霜柑暫剖。想書倉、腹笥便便,中原鞭弭吾何有。
平津東閣如云,掃六朝金粉,才華八斗。炊熟胡麻,又斸花間杞枸。
紅塵里、幾堆皂帽,真江畔,一灣春柳。向雪灘、釣叟呼余,余日如君否。
不愛金錢不愛名,大權在手世人欽。
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毀譽太史公。
風云際會終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
長歌詠志登高閣,萬里江山眼底橫。
密云晚出小團塊,雖得一餅猶為豐。相對幽亭致清話,十三同事皆詩翁。
蒼龍碾下想化去,但見白云生碧空。雨前含蓄氣未散,乃知天貺誰能同。
不足數啜有馀興,兩腋欲跨清都風,豈與凡羽誇雕籠。
雙井主人煎百椀,費得家山能幾本。春來腰筥修溪童,摘山歸去如年豐。
主人長啜不言酒,焉用兒女扶山翁。聞說佳致欲相遂,勞生急放塵緣空。
時走長須汲雙井,豈吝七椀邀盧仝。夜歸須步三峰月,曉望還乘五桂風,靜中且看狙公籠。
此樂吾宗好方寸,已向清齋望根本。三峰峭拔如武夷,秀氣入草根干豐。
秋堂一笑詩相共,竹杖未化誰知翁。非特鷹爪致我啜,芋栗亦慰腸中空。
脩魚上釣開酒甕,但欲醉我君寧同。須飲一斗寄混沌,吹使自覺桃源風,此言當踐非相籠。
百歲豈能空自窘,萬頃汪汪同一本。春山椎鼓雀舌細,石澗垂絲魚肉豐。
異時相逐許馀地,杖藜自號田家翁。有年無累反觀處,水天云盡涵秋空。
雖然出處有義命,必欲長往非人同。校書千古竄訛謬,日長閒御瀛洲風,故園且付煙云籠。
落筆成詩今幾卷,洗我煩襟求副本。
赤手為提綱,豁開善法堂。
燈籠開口笑,露柱放毫光。
去即印住,住即印破。
不去不住,玄關金鎖。
放開一線,無可不可。
五老暗點頭,東湖輕抹過。
唱個月彎彎,調古無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