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巖
未到子陵臺,先見龍門石。
萬物鎮群峰,闖然聳雙壁。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門辟。
樵童走深徑,漁戶掩沈碧。
白首釣魚郎,不知有行客。
未到子陵臺,先見龍門石。
萬物鎮群峰,闖然聳雙壁。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門辟。
樵童走深徑,漁戶掩沈碧。
白首釣魚郎,不知有行客。
還未到達子陵臺,就先見到了龍門石。萬物在群峰中矗立,突然聳立起兩座陡峭的石壁。清澈的泉水在中間流淌分界,高曠得如同高大的門被打開。打柴的孩童走在幽深小徑,漁民的房舍掩映在深碧的水色中。白發蒼蒼的釣魚老人,全然不知有過路的行人。
子陵臺:可能指嚴子陵釣臺,嚴子陵為東漢隱士,此處代指某處地名。
鎮:鎮守、矗立。
闖然:突然、猛然的樣子。
亢:高。
辟:打開。
掩沈碧:掩映在深綠色的水色中。
行客:過路的行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當為詩人游覽龍門巖時所作,通過沿途所見山水與隱逸場景,展現自然之趣與生活意態。
此詩以簡練筆觸描繪龍門巖沿途風光,融合山水勝景與隱逸生活細節,勾勒出清幽閑適的畫面,表達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及對恬淡生活的向往,語言樸素生動,畫面感強。
輕陰滯雨,正社燕新來,東風院落。十萬紅妝梳洗罷,翠袖春寒猶薄。富貴天姿,風流睡足,酒暈潮紅玉。個般艷麗,怎教不貯金屋。遙想宮錦城中,向碧雞坊里,笙歌圍簇。萬炬燒春花底宴,眩轉紅光相爍。對此翛然,向人如有訴,不禁清獨。浩歌此曲,為渠傾倒尊醁。
兔窟穿成主再興,輩流狐伏敢驕矜。馮驩不是無能者,要試君心欲展能。
化形腐草暗生光,數點隨風過野塘。窗下久無人夜讀,此身不入照書囊。
擊筑長歌且未哀,紛紛詞藻柏梁臺。人因李合登龍挫,客自昭王市駿回。孤劍霜飄南斗近,萬舠云擁北風來。碧山幸有藏書穴,誰遣潛夫出草萊。
野屋平臨岸,江流曲抱城。星移拖水白,月近接沙明。夢杳青山隔,愁多白發生。燈前聞戍鼓,獨坐正含情。
超世猶存救世心,深山相遇不知名。巖前時得丹砂粒,云里嘗聞玉杵聲。汩汩流光愁易促,冥冥濁劫苦難清。如何為我開靈鼎,遍使蒼生病骨輕。
聞子臨川上,高樓萬里并。興來時獨立,心與目俱行。野夕歸鴻小,溪晴落木明。登臨何日共,作賦寫平生。
瓜苦秋華,蓮紅夜落,能消幾度清游。孤雁歸遲,斷云飛過南樓。當年詞客傷懷地,到今時、一例悲秋。更凄涼,眺盡平蕪,惹盡閒愁。登臨不忍重回首,但苔封古堞,草沒荒邱。蟻斗蠹爭,等閒付與東流。西風漸覺芳菲盡,只荻花、楓葉颼颼。倚斜陽,一片孤城,一片汀洲。
秩秩賓筵,籩豆孔嘉。帝子至止,衿纓振華。周旋陟降,禮行三加。成人有德,匪驕匪奢。
漠漠云陰斂曉光,平波才欲倒垂楊。諸峰盡在微濛里,今日西湖是淡妝。
冰峰撐空寒矗矗,雪凝水凍埋海陸。殺物之性,傷人之欲。既不能斷絕蒺藜荊棘之根株,又不能展鳳皇麒麟之拳局。如此則何如為和煦,為膏雨。自然天下之榮枯,融融于萬戶。
嵯峨古殿記飛來,千古傳聞亦怪哉。龍象漸隨塵土化,卻疑神物欲飛回。
三郎沉醉玉環隨,不上金輿索馬騎。老大獨歸南內里,風流無復并鞍時。
說與黃花,九日今朝,同誰舉觴。笑指點行囊,雖然羞澀,朅來鬧市,怎忍荒涼。螯壓橙香,酒浮萸紫,醉脫烏紗鬢欲霜。孤云外,是吾廬三徑,歸興偏長。催人苒苒年光。問役役、浮生著甚忙。自東籬人去,總成陳跡,龍山飲散,幾度斜陽。人物雕零。乾坤空闊,世事浮沉醉夢場。登高處,倚西風長嘯,任我疏狂。
鴻鵠輕騰萬里高,何殊朝野得賢豪。能知翼戴穹蒼力,不是蒙茸腹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