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論吟
性在體內,影在形外。
性往體隨,形行影會。
體性不存,形影安在。
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性在體內,影在形外。
性往體隨,形行影會。
體性不存,形影安在。
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本性存于身體之內,影子顯于形體之外。本性的趨向會帶動身體跟隨,形體的移動則會使影子匯聚。若身體與本性都不存在了,形體與影子又將何在?那些關于影子之外的言論,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性:指事物的本質、本性。
往:趨向,動向。
會:跟隨,匯聚。
安在:即“在安”,在哪里。
曾:副詞,加強語氣,可譯為“竟、乃”。
此詩為探討形神關系的哲理短章,推測創作于作者對生命本質、存在關系進行哲學思考之際,具體時間、地點無明確史料記載。
全詩以“性、體、形、影”為核心,通過邏輯推演闡述本質與表象相互依存的哲理,語言簡練,邏輯清晰,體現了對存在本質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典型的哲理小詩。
一春開遍雨中花,幾向東園管物華。老去始知身是客,愁來空擬醉為家。江樓簾箔飛香霧,野寨旌旗絢采霞。曳杖歸來還自笑,夕陽原上數殘鴉。芍藥花開江雨晴,幾時重作看花行。松間攜妓從教俗,竹下留賓也自清。一夜春愁無處著,三分月色為誰明。貧家亦有琴堪典,好把平生意氣傾。閉戶拙于公是非,似與江湖蹤跡稀。酒中從令客罵坐,爨下卻念兒啼饑。松江之鱸固可食,沙苑有鳥宜高飛。干戈滿地正如此,萬水千山何處歸。李家園內好亭臺,老去一春能幾回。街頭酒貴我當買,陌上花開君不來。長繩難系白日住,清鏡莫掩朱顏催。明朝有約速相就,慎勿打碎玻璃杯。
山北溪聲一路迎,山南溪響送人行。也知流向金陵去,若過金陵莫寄聲。
天涯為客久,生計日蕭條。旅況頻看月,鄉心獨聽潮。春歸江上早,家在夢中遙。無限相思意,東風白下橋。
花柳東南映別筵,江濤飄撼渡頭船。霄高往見云摩水,地坼功憐木濟川。飛鳥欲歸停島樹,神魚將起噴波煙。二儀象闊分吳野,八卦風雄近楚天。潮汐互吞時候轉,陰晴中漏雨陽穿。千層激浪俄喧號,一瀉湍洄忽沸漩。山立作門排闥過,寺浮如艦與鐘懸。回看乍覺人聲斷,逆渡猶吹帆影前。土俗頓殊城兩岸,辰炊隔望渺重淵。中原此去愁多事,櫪馬頻嘶又著鞭。
風過如聞玉佩,雨馀似長龍孫。靜愛此君高致,長日幽齋閉門。
客路猶飄泊,江山未定居。賣刀安得犢,彈鋏竟無魚。一飽非難事,平生不愿馀。但能休旅枕,便可稅征車。
杞棘重重路百縈,獨守長冬冷淡心。縱能躲得春相覓,可能躲得覓春人?
普天同荷帝,四海久銷兵。夷虜終荒服,東南舊翰屏。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近喜蠲祖詔,恩波及耨耕。
白鶴城西是舊游,趙家亭館菊花秋。鄉關客邸勞魂夢,風物天涯惜去留。高隱久應忘世味,美材還合樹勛猷。竹林會語從容地,真訣參同可再紬。
非禮勿聽歸克己,牽牛不飲由挖耳。怡神通竅覺聲聞,意味盎然誰似你。
南海一何長,明珠一何光。大珠抵明月,小珠燭中堂。洛陽發中使,明珠竊自傷。沒海采是珠,珠淚以從橫。持作木蘭匱,送至洛陽宮。后宮莫不嘆,問珠從何方。誰能復市此,隋侯與孟嘗。用玉紹繚之,黃金錯其中。綴之用翡翠,薰用蘇合香。本自南海珠,今為后宮珰。
久無消息報紅裙,月照相思到夜分。愁絕畫中長嘯虎,躍然欲下走吞君。
瑟瑟秋風吹客衣,夜涼如水曷勝悲?早知多難有今日,何得長貧似昔時?華屋凄涼芳草合,黃金散盡壯顏衰。妻孥流轉無消息,幸賴綱維有故知。
記得童年百不憂,每逢佳節盻嬉游。如今為客不知節,聞著歌聲添客愁。
玉堂深鎖隔凡塵,夜合庭前月色春。剪燭焚香云滿卷,開簾啜茗雪盈巾。慚無清鑒酬明主,愿重巍科得偉人。覓句喜陪王左轄,老儒曾是幕中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