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曰春郊寒食
郭外花亦繁,不謂繁華失。
幸非在郭中,不見繁華物。
不寒不暖天,半陰半睛日。
花外秋千鳴,月隔秋千出。
郭外花亦繁,不謂繁華失。
幸非在郭中,不見繁華物。
不寒不暖天,半陰半睛日。
花外秋千鳴,月隔秋千出。
城外的花兒也很繁茂,沒想到繁華會消逝。幸虧不在城郭之中,就看不到那些象征繁華卻已消逝的事物。天氣不冷不熱,天空半陰半晴?;▍餐鈧鱽砬锴У穆曧懀铝粮糁锴稹?/p>
郭外:城外。郭,外城。
不謂:沒想到。
幸:幸虧。
寒食節有禁火、掃墓等習俗,此詩可能創作于寒食節詩人到郊外游玩時。當時社會或許經歷了一些變遷,繁華不再,詩人在城外感受到寧靜與閑適,與城中形成對比,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春郊寒食之景,表達對繁華消逝的感慨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語言自然,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特定節日的景象與詩人心境。
麥熟熟,黃云壓肩堆滿屋。大兒燒穟事治谷,小兒擷蔬歸作粥。阿翁飽去摩挲腹,柿葉濃陰對黃犢,快活一生甘碌碌。君不見秋崖白頭守殘牘,麥雖熟,飯不足。不如歸,燒痕青青春蕨肥。茅籬數掩山四圍,有秫可釀荷可衣。世間何地非危機,曷不長守西山饑。君不見秋崖醉眠釣魚磯,六年不出山下扉。不如歸,長安道上煙塵飛,莫向山家怨落暉。呂望非熊亦非龍,后車載歸作三公。龐眉皓發八十翁,幾何日月土一叢。盍不徑老磻溪風,以文見醫方自功。西山之人不爾容,君不見秋崖無才終不逢,長年垂釣煙波中。公非熊,同不同。
斜陽墟落照荒蕪,袖手愁看鄭俠圖。細數炊煙幾家斷,來尋凈土一龕無。叢祠篝火驚難定,敗柳棲鴉景便殊。即此行難居未可,采菱斫筍一相呼。
敗荷索葉不勝秋,派派霜潮壓暮疇。賴有疏籬違命菊,一枝開破萬山愁。
秋香爛熳入屏帷,金粟樓臺富貴時。曉起旋收花上露,窗間閑寫夜來詩。
吾聞漆園之木八千秋,又聞北堂萱草能忘憂。朱卿夫婦俱白頭,兒也貢入帝王州??趥魈煺Z出丹闕,馬蹄蹋遍閩山月。兒心何以報春暉,回望飛云隔吳越。左手擘荔枝,右手持檳榔。它山豈不好,不如歸故鄉。登朝見天子,沐浴承休光。龍河雪消春水長,愿乞還家三釜養。入門堂上見椿萱,靈柯銳葉俱無恙。讀書椿樹下,進酒萱花傍。更分白兔所搗之玄霜,父兮母兮發蒼蒼。金蘭玉樹照庭戶,直與竇家五桂同芬芳。
憶我出門時,春風初著柳。行行阻川途,已落飛絮后。白日感西飛,黃流正東走。河流幾百折,時時回鹢首。南風自何來,吹渡古汴口。須臾走塵沙,奄忽迷九有。收帆斜日明,青山落吾手。倚杖看春山,不覺立已久。前臨濟水清,那堪照衰朽。
我始慚名羈,長揖歸故山。故山樵采深,焉知世上年。是名鳥搶榆,非曰龍潛淵。東籬采霜菊,兩渚收菰田。游目高原外,披懷深樹間。禽鳥鳴我后,鹿豕游我前。泠泠玉臺風,漠漠圣池煙。閒持一觴酒,歡飲忘華顛。逍遙復逍遙,白云如我閒。乘化以歸盡,斯道古來然。
密槐高柳覆華堂,滿地薰風白晝長。卻怪蟬聲驚客思,不容蝶夢到吾鄉。清高最喜含朝露,斷續何須怨夕陽。蚤晚涼飆天際起,萬山秋色又蒼蒼。
招賢事往久凄涼,志氣何人為激昂。多少黃金化塵土,荒臺千古說昭王。
進帆文江曲,江水清且漣。水宿倦獨往,巖棲久無緣。倏經雪浪石,問訊飛霞前。臨清敞高閣,偃息群玉仙。標以棲霞館,帶以種秫田。簪笏謝金馬,衿佩隨青氈。茲邦古安成,詩書聞誦弦。人倫有師表,風教伊誰傳。余夙企明哲,未由覿高賢。徒望縣車里,曾覽削竹編。堅臥足鎮俗,捷徑難自全。寄謝山中人,歲暮懷靈荃。
滿城簫鼓沸春煙,欹枕挑燈自囅然。兒女試衣爭問夜,妻孥庀食競更年。兩園花竹存詩料,六載漁樵足酒錢。不是野人知節候,偶隨流俗樂林泉。
井田廢已久,平野皆阡陌。力耕足自給,我心良可適。床頭濁酒熟,開樽醉月夕。人生安得常,倏如駒過隙。素心樂恬淡,不為外物役。室人頗勤劬,明燈夜深績。衣食免寒餒,安敢望饒益。
水部天寶中興碑,浯溪摩崖天與齊。龍亡虎逝今已矣,太宗社稷猶巍巍。泗濱九鼎不復出,陳倉石鼓今已非。巋然獨立湘水上,往往或有神司之。我亦系舟石壁下,老眼驚顧眩欲迷。星圖錯落樹掛斗,云物黯淡天投霓。遺忠寂寂閟千載,山頹木壞知河□。踟躕對立三太息,風雨夜嘯猩鼯悲。
天下皆云賞,幾人真解音。歌中何所有,一片古人心。
空山十日雪塞門,天荒地老無行人。蘆花敗絮不堪著,山石夜裂蒼皮皴。奇寒中人僵赑屃,樵汲路迷瓶粟既。駕風萬鶴危欲仙,此腹久無煙火氣。家家暖入紅麒麟,誰肯問訊推柴荊。洛陽令亦可人者,惜哉史不書其名。此公要亦非知我,志士從前例寒餓。倘令開口向凡兒,寧忍春雷曲肱臥。颼颼飗飗風落木,淅淅瀝瀝聲撼竹。乾坤不夜起開關,一港玻璃四山玉。我所思兮渺中洲,幽懷欲寫誰與酬。世間馀子不足語,乘興徑上漁翁舟。未到山陰竟回棹,歘去驟來何草草。神交如必面相朋,逸韻高情一如掃。寧可一生無此人,不可一日無此君。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