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成皇后挽詞二首 其二
翟彩開新禮,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月落辭丹禁,春前引素旌。
宮闈鳴挽鐸,不是珮環聲。
翟彩開新禮,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月落辭丹禁,春前引素旌。
宮闈鳴挽鐸,不是珮環聲。
用翟羽裝飾的禮服開啟新的禮儀規制,用金屬刻鑄的文字更改了尊貴的名號。皇后的靈魂已踏上通往仙境的道路,舊日的物品勾起了皇帝的情思。月亮落下,皇后靈柩告別皇宮,在春天來臨之前,白色的旌旗引導著前行。宮廷中響起了挽歌的鈴鐺聲,卻再也不是皇后身上玉佩的環佩聲了。
翟彩:用翟羽裝飾的衣服,古代后妃的禮服。
金文:刻鑄在金屬上的文字,這里指尊號。
真游:指仙人的游歷,這里婉指皇后去世成仙。
丹禁:指皇宮。
素旌:白色的旌旗,用于喪儀。
挽鐸:喪車所搖的大鈴。
珮環聲:古人身上佩戴玉佩,行走時玉佩相碰發出的聲音,這里代指皇后。
溫成皇后張氏受宋仁宗寵愛,至和元年(1054 年)正月初八,張氏暴病身亡,年僅 31 歲。宋仁宗悲痛不已,以皇后之禮為其發喪,追冊為皇后。這首詩應是在此時創作,表達對皇后離世的哀悼。
此詩主旨是哀悼溫成皇后的離世。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情感哀傷,通過對喪儀場景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宮廷的禮儀和情感。
欲雨還晴又作陰,添衣已減卻重尋。絕知不晚新寒到,更用先來破客心。
艷客輕舟入竹橋,虎丘花事正迢迢。他時若覓真娘墓,認得青蓮一朵嬌。
昏昏坐平旦,兀兀行薄暮。豈乏往來人,幽懷寡清晤。辭源湮曩浚,理窟增舊錮。幸子有佳期,欣然寫衷素。玄談相應發,妙理獨超悟。頗憚尊酌煩,易覺光景度。詘身違道遠,高世遭眾惡。勉矣循大中,心期永無斁。
魯橋南畔拂塵衣,仰止東山思欲飛。前去宮墻應甚近,硯溝新水墨花肥。
久欲飛山試筍車,避炎情緒未能嘉。讀書求道調心馬,制藥無方遣睡蛇。天地秋來催祭鳥,池塘雨過鬧私蛙。病夫推枕幡然起,骨健神清眼不華。葉下亭皋半月秋,風飛雷厲起云頭。一奩返照收林樾,萬派飛泉響澮溝。放鄭賢侯初下令,乞靈拙士未能瘳。吾儕且說維魚夢,那問驅車相國愁。
踏青時節雨冥冥,沉醉東風喚不醒。一榻愁中春淡蕩,萬花香里燕丁寧。翻來月建三中白,看到云痕一線青。最是哥哥行不得,天涯愁望短長亭。
兩月河流乾欲斷,南雄消息了無聞。苦無良策開道路,時復北望瞻風云。
恩情未足曉光催,數朵眠花未得開。卻羨一雙金扼臂,得隨人世出將來。
月落窗仍暗,燈殘卷未收。家人催杼柚,稚子問更籌。冷露蟲專夜,悽風樹怯秋。百年一瞬目,萬慮幾搔頭。志大空懷璧,交疏少斷金。半生成白首,十載對青衿。朝市灰心久,山林托興深。紅塵多汩沒,清夜幾沈吟。
乾坤淑氣毓為神,幻出嫣然態獨真。異品合栽金谷地,連枝偏惱繡閨人。融融暖日微微露,冉冉游絲細細塵。一段風流誰解識,錦罘罳外不勝春。
銀鞍白馬少年游,十里朱簾上玉鉤。為問別來新柳色,春風得似舊杭州。
匪親曷有我,有我能無親。我當供我職,我情莫我申。父生母鞠畜,長育我拊循。出入又腹我,反復顧我勤。親恩有如此,罔極同蒼旻。兒心若寸草,胡能報陽春。七閩去六詔,不翅越與秦。母發鏡中雪,父骨山下墳。祭掃曠歲時,定省缺晨昏。瞻望悲行役,何怙哀鮮民。上山山有顛,涉水水有津。悠悠百年內,孝子難具陳。
夭夭灼灼不留痕,蜂識蝶猜空斷魂。春去寧無花活計,曉來定有日溫存。周而復始玲瓏月,曾幾何時窈窕村。到底榮枯天未絕,瓊瑤相贈不虛言。
哲人有道忽長逝,身后綿綿福慶重。伯氏承家真克肖,仲兮還儗拜推封。
朝上大堤頭,暮上大堤頭。大堤諸女兒,游冶不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