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成皇后挽詞二首 其二
翟彩開新禮,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月落辭丹禁,春前引素旌。
宮闈鳴挽鐸,不是珮環聲。
翟彩開新禮,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月落辭丹禁,春前引素旌。
宮闈鳴挽鐸,不是珮環聲。
用翟羽裝飾的禮服開啟新的禮儀規制,用金屬刻鑄的文字更改了尊貴的名號。皇后的靈魂已踏上通往仙境的道路,舊日的物品勾起了皇帝的情思。月亮落下,皇后靈柩告別皇宮,在春天來臨之前,白色的旌旗引導著前行。宮廷中響起了挽歌的鈴鐺聲,卻再也不是皇后身上玉佩的環佩聲了。
翟彩:用翟羽裝飾的衣服,古代后妃的禮服。
金文:刻鑄在金屬上的文字,這里指尊號。
真游:指仙人的游歷,這里婉指皇后去世成仙。
丹禁:指皇宮。
素旌:白色的旌旗,用于喪儀。
挽鐸:喪車所搖的大鈴。
珮環聲:古人身上佩戴玉佩,行走時玉佩相碰發出的聲音,這里代指皇后。
溫成皇后張氏受宋仁宗寵愛,至和元年(1054 年)正月初八,張氏暴病身亡,年僅 31 歲。宋仁宗悲痛不已,以皇后之禮為其發喪,追冊為皇后。這首詩應是在此時創作,表達對皇后離世的哀悼。
此詩主旨是哀悼溫成皇后的離世。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情感哀傷,通過對喪儀場景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宮廷的禮儀和情感。
握手階庭意氣懸,雙瞳秋水照華筵。熒煌玉樹三朝后,奕葉瑤華四世前。江左烏衣元上座,山陰鴻筆舊如椽。高臺百尺云霄近,翹首飛黃入薊年。
太湖有奇峰,倚插半天里。風雷忽失之,何年飛墮此。
萬蕊千葩片片飄,花神一去夢魂遙。鳳皇鳴處猶棲竹,鳷鵲秋來不度橋。飛素自知銜匹練,暈紅爭似織鮫綃。月明紫府層城上,腸斷仙郎聽玉簫。
言默當時俱是智,可言而默亦非真。君看王導雖賢者,不語猶能殺伯仁。
家在錢塘身在蘇,扊扅消息近來疏。極知薪水無錢買,且遣長須送乘壺。
除夕天涯見客心,連枝游子各悲吟。徒將鬢雪疑青鏡,且把鄉梅托素琴。海岳催春潛美色,冰霜爭歲冱成陰。吾家甕綠浮浮嫩,兄弟能來秉燭斟。
曲水扶桑接,崇山瞻仰同。知途須老馬,上國有真龍。
獨坐茅堂上,長吟不下床。亂書堆幾席,疏雨過陂塘。野燕沖簾入,汀花度水香。應須存晚計,次第學耕桑。
蘆荻風生水正肥,老翁含笑坐魚磯。扁舟棹入城中去,白日城中滿是非。
聚鐵非關亡國錯,牧民先鑄一身威。過江人物蓬山老,夢里中原鹿又肥。
蒼頭倦晨炊,卯飯幾及午。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魚躍戀芳餌,鷗飛避鳴櫓。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溪水清可鑒,山云橫不度。坐斷泉石幽,不受塵土污。問之何所得,妙處難悉數。初非練玉泉,亦不鳴天鼓。人癯道方肥,心遠貌亦古。老衲同我來,得句時一吐。物色盡詩材,筆底隨指呼。行行更前之,系纜日未莫。轉柂涉奔湍,支筇入幽塢。倦甚宿茅茨,睡熟不能寤。遲明又蓐食,凌風上前浦。重露雨點疏,晴嵐云氣布。蝗蝻尚飛揚,禾稼難愛護。村落有狗偷,耄倪且狼顧。念此一悄然,回舟雙港渡。空羨皎然師,詩成有神助。
小雅衰周所作,二南治世之音。子虛失之誇大,太玄文以艱深。論篤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誰云孔墨道二,但見聃非傳同。若稽古至三萬,道德經亦五千。俗學見皮膚止,圣處非口耳傳。
得意樽前奏凱歌,離愁遣盡樂如何。輕舟放去看三峽,一路清猿送我過。
野人住處無車馬,門外蓬蒿抵樹高。石腳云生三伏雨,屋頭松撼五更濤。田園入畫真堪笑,薪水供廚只自勞。匣底豪曹苔欲滿,夜來忽作老龍號。
楚共將歿,求厲若靈。宋元遺命,楄示刑。君也知過,臣也守經。千載而下,并仰德馨。孰與迷復,至死弗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