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屯驛曉起
殘月依山明朧{月悤},長煙浮水白糢胡。
竹林繞舍啼鴉臼,石井當窗下轆轤。
迎吏遠傳空狀小,仆奴潛報一錢無。
騶兵不管晨炊絕,呵叫蓯籠意氣麤。
殘月依山明朧{月悤},長煙浮水白糢胡。
竹林繞舍啼鴉臼,石井當窗下轆轤。
迎吏遠傳空狀小,仆奴潛報一錢無。
騶兵不管晨炊絕,呵叫蓯籠意氣麤。
殘缺的月亮依傍著山巒,發出朦朧的光亮,長長的煙霧飄浮在水面,呈現出白茫茫的模糊景象。竹林環繞著房舍,烏鴉在啼叫,石制的井就在窗前,有人在搖著轆轤打水。迎接的官吏遠遠傳來文書,紙張顯得那么渺小,仆人偷偷報告說一文錢都沒有了。騎馬的士兵不管早飯都沒了,還在大聲吆喝,一副粗野的樣子。
朧{月悤}(lóng cōng):形容月光朦朧。
糢胡:即模糊。
鴉臼:鳥名。
轆轤:井上汲水的工具。
空狀:文書。
騶兵:騎馬的士兵。
蓯籠:聚集、眾多的樣子。
麤(cū):同“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旅途之中,在吳屯驛停留。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或民生艱難,詩人自身也面臨著經濟上的困境,這些都反映在詩中。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詩人旅途的艱難和生活的困窘,以及對不合理現象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景象與生活瑣事的描寫,展現真實的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人境遇提供了素材。
一龍將雨,九龍處處。一龍來宇,九龍避所。龍德之讓,其讓正中,吁嗟乎龍。
九夏安居近,閒房得便宜。本來無破漏,何用更修治。雨細泉先入,風輕暑不知。叮嚀語僮仆,從此息驅馳。
碧樹映紅樓,佳人是莫愁。竹枝看引鳳,花色笑牽牛。舞罷月初落,歌殘云欲流。何妨十日酒,醉殺秣陵秋。
古石喬松峽谷間,湖開草甸野櫻閒。誰知五岳歸來后,深秀雄奇得此山。
鵝湖有鵝吾不問,鵝湖無鵝吾不疑。道士須換黃庭經,釋子自名太虛辭。噫嘻兮,此意迥與山陰別,我亦曾非逸少為。
塵勞捐世網,放浪得閒身。座上青松麈,林間白葛巾。看花驚爛熳,對酒肯逡巡。香火思前事,追游是宿因。
李廣射熊歸,生肩付大兒。都無一寸白,儻有幾條笞。臘掌吾曾飫,鮮蹯勝略差。窮饕亦何劇,急鲊白魚遲。
迢遞辭巴蜀,歸魂路恐迷。莫言林麓惡,不及浣花溪。背郭諸峰抱,前村萬木齊。西風一憑吊,悽惻罷留題。
茅屋秋來破不勝,野云沙樹自層層。老夫生理今拋廢,日日江潭去采菱。
先生拂衣歸柴桑,視時富貴猶秕糠。義心恥食易代粟,督郵于我何低昂。五字高吟酒一瓢,廬山千載想風標。至今門外青青柳,似向東風懶折腰。
嗟嗟千歲姿,不比明堂蒿。膚裁三韓扇,液制中山醪。皮毛剝落盡,流轉到松糕。髯龍脫赤鱗,三日浴波濤。玉兔持玉杵,搗此玄霜膏。文章有雜碎,肪澤滋煎熬。殷勤小方餅,裁以鞍山刀。味甘剖萍實,色殷煎櫻桃。遼陽富冬菹,盤餐窮溪毛。巧謀一飽地,齏粉不我逃。腹中十八公,笑汝真老饕。未忘口腹累,尚似賢蒸羔。真味苦硬老,家風大孤高。聊將酥蜜供,調戲引兒曹。多生根塵習,雋永勝珍庖。一舌有多智,無乃綿蕞勞。人閒無正味,嗜好隨所遭。安能知許事,為君續離騷。
晚晴無物不含暉,此樹天將悅我非。一碧故涵秋水凈,半黃初著曉霜微。吟隨望遠長憑幾,情憶陰多坐解衣。莫道寂寥誰與共,天風時引白云歸。
舉世為形役,吾生愿息機。相逢無半語,惟勸掩重扉。同病憐孤鶴,將閒博一饑。繩樞牢縛定,遑問是邪非。
要將山水替埃塵,六月還家不憚辛。炎暑厭聞花錦被,清涼宜近竹夫人。
中年須學道,五岳更尋師。早得青蓮法,來歸紫水湄。天邊雙瀑布,谷口一茅茨。與子棲閒去,人煙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