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皋
東臯縱遐目,生意良自多。
魚躍喜冰釋,鳥語乘春和。
芳蘭馥余荄,名花眩喬柯。
倦客獨無依,奈此庶物何。
東臯縱遐目,生意良自多。
魚躍喜冰釋,鳥語乘春和。
芳蘭馥余荄,名花眩喬柯。
倦客獨無依,奈此庶物何。
在東皋極目遠眺,自然界的生機真是豐富多樣。魚兒歡快地跳躍,因為堅冰已經融化;鳥兒歡快啼鳴,趁著這春日的和暖。芬芳的蘭花香氣從殘根散發,名貴的花朵在高高的樹枝上耀眼奪目。我這疲倦的游子孤獨無依,面對這眾多的美好事物又能怎樣呢。
東皋:東邊的高地。
縱遐目:極目遠眺。
生意:生機。
冰釋:冰塊融化。
乘春和:趁著春日的和暖。
馥:香氣散發。
荄:草根。
眩:耀眼。
喬柯:高枝。
倦客:疲倦的游子。
庶物:眾多的事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倦客”一詞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漂泊羈旅之中,在春日來到東皋,看到生機勃勃的景象,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以春日東皋的生機之景襯托詩人的孤獨。其特點是景與情形成鮮明對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千尋嶺上更登臺,再到丹丘忘卻回。雨歇山齋人已去,月明江舫夢還來。不?鐵柱唐針利,豈乏金篦刮眼開。回首崖山多感慨,英雄枯骨漫成堆。
向聞廬山名,未一見顏色。宦游過江州,始領崔嵬壁。九疊插天青,五老生云白。中有飛流泉,直下三千尺。下瞰鄱陽湖,湖波渺無極。鷗鷺點點輕,雁鶩飛飛疾。分帆南北間,浩渺殊傾仄。羨羨同舟公,濟濟天上客。眷言欲往游,仕途阻程隔。瞻言發清詠,峰云漫漫白。緬懷遠公林,矯首陶令宅。愿茲一覽觀,于以慰疇昔。復得誅束茅,結屋依泉石。去去卒未能,吟望三嘆息。
雪壓檐低,燈垂街倦,冷絮傾城而墜。縈懷已化,欲駐還飛,勘破亂離人世。喚我喧歡,焰花兒女,聊逐酒庭歌吹。剩暮寒漸近,紛華逼眼,蓬壺影里。惟暗笑、未待傷春,東君誰見,應有掖門深閉。荒塵積夢,遠嶺橫煙,難寫莽榛滋味。帝域流光,廟堂寂葉,回聽履聲如紙。勸巢烏風際,逃人無地,一枝強倚。
九里山前百步洪,河流如箭石當空。黃頭伐鼓穿洪去,宿雨初收日影紅。
城郭已愁逢鬧處,郊原亦懶恣閑行。細思無事關幽興,還愛空齋放筆聲。
春氣吹人不作醒,病身感物底心情。斜陽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兩莖。
濯足流中萬頃迎,拂衣云外一輪生。此心夜半臨江月,持向秋旻問孰清。
檻外滄溟日夜潮,閉門風雨作清寥。流年黯黯久承誤,陋巷愔愔自遠囂。涼咽悲蛩吟落葉,虛涵明月人疏寮。交親契闊知聞絕,又閱膠萊萬木凋。
萬里南征瘴嶺過,夜聞何處竹枝歌?貂蟬原自兜鍪出,盍斬鯨鯢靖海波?白發蕭蕭尚草元,故人江海慰衰年。功成佇俟歸來日,只在城南尺五天。
高人稅塵鞅,嗜此林麓居。空翠眩微旭,石氣陵玄虛。淑景秘莫測,協風與之俱。燕坐澹忘慮,素懷亦自攄。外物豈我嬰,內境默有愉。所以君子心,廓然彌八區。愿持濟時術,與云同卷舒。起作邦家霖,坐見民物蘇。窮固自怡悅,達使俱驩虞。作詩慰高人,此意將何如。
登艫倏五日,覽接漸增闊。洶洶北汪川,瀏瀏得縱壑。劇哉風水慮,履順故靡豁。高鳥厭塵集,智士貴處末。交甫懷漢濱,婉變情遽奪。結駟匪不侈,險至誰竟遏。沉身厥亦罕,萬世惜不脫。遙遙哀云岑,瑤草爛孰掇。
達人安天命,養器以待時。匪謂閉其門,端坐無所為。東家田中苗,既種且溉之。西家不復爾,秋至或忍饑。一得異一失,非天有偏私。口實云自求,曷不觀諸頤。高臺垂釣竿,不過一漁翁。三徑連東籬,略與寒士同。何獨嚴與陶,百代流清風。文叔本僥倖,寄奴非英雄。我評夷與齊,大勝營丘公。江南九月后,無日非重陽。十月十一月,豈不雪且霜。嚴凍殺百草,菊花彌更黃。于茲偶有酒,十觴至百觴。□□□□了,復醉梅花傍。騷人稱屈宋,宋豈敵子平。詩家推陶謝,謝豈肩淵明。魯直愛水仙,以梅為其兄。梅似可祖父,吾今改茲評。知十與知二,回賜同補哲。所以孟堅表,九品較優劣。人貌無明鏡,妍丑孰分別。物無權與衡,輕重亦不決。
七閩山水多奇勝,秦漢封疆古來盛。無諸建國何英雄,赤土分茆于此中。荒城野水行人度,細柳青榕舊宮路。浮世空歌逐鹿時,斷磯不辨屠龍處。忽從圖畫見三山,正在無諸故壘間。麗譙官署人煙積,塔廟琳宮野照閒。琳宮塔廟相輝映,平遠清泠海天迥。落葉霜傳鳥外鐘,垂蘿月隱煙中磬。東城西郭騎紛紛,旌節朝朝候使君。誰拂塵衣訪仙跡,獨淩三島望孤云。
海上云收旭景新,連峰積雪凈如銀。晴光迥入千門曉,淑氣先回上谷春。瑤樹生輝寒已散,瓊林消凍煖偏勻。玉堂相對題詩好,移席鉤簾坐夕曛。
君家曝日有高臺,君坐臺中日幾回。旁舍先生扶杖過,平湖縣博寄詩來。不知天道晴還雨,屢見山花落又開。已有高人來指點,白云何處路旁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