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水涯
布襪與青鞋,山巔復水涯。
閑為真富貴,吟是好情懷。
既可全吾樂,何慙與世乖。
自隨無畚插,忘死亦忘骸。
布襪與青鞋,山巔復水涯。
閑為真富貴,吟是好情懷。
既可全吾樂,何慙與世乖。
自隨無畚插,忘死亦忘骸。
腳穿布襪與青鞋,走遍山巔和水涯。閑適才是真富貴,吟詩有著好情懷。既能讓我盡享歡樂,又何必慚愧與世俗相違。自在相隨無需勞作工具,忘卻生死也忘卻自身形骸。
布襪與青鞋:布做的襪子和青色的鞋子,常為隱士穿著。
山巔復水涯:巔,山頂;涯,水邊。指走遍高山與水邊。
慙:同“慚”,慚愧。
畚插:畚,盛土器具;插,即鍤,起土工具。這里代指勞作工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向往自由閑適的階段。在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追名逐利的風氣,而詩人選擇遠離這種氛圍,寄情于山水之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
十年鐵馬暗京華,客子飄零處處家。征雁久疏河朔信,小梅重見汝南花。棲棲活計依檐雀,冉冉年光赴壑蛇。舊雨故人應念我,不來聯句夜煎茶。
有次鞭鞘陸續鳴,赭袍當殿萬簪纓。群臣拜舞分行坐,十味肴羞酒五行。
相國真書少,銀鉤為紫鴦。美令紈扇貴,忠使墨花香。松柏歌難歇,蘭蓀恨正長。義公魂魄在,應倚杜秋娘。
玉衡斜柄指瑤光,子建中分動一陽。上帝肇元尊報始,圣人履正重迎長。緹城炬掣繁輝動,羽幕旌翻暗畫揚。茂對紫升忻鬯格,天人慶協在吾皇。
白鷺斜行下,青山百里長。登高一以眺,風物近瀟湘。謝安如可起,飛去逐鸞凰。
一簇僧房路屈盤,不踰城郭到林巒。何人為假丹青手,寫入輕綃掛壁看。
清波收潦日,華林鳴籟初。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燕幃緗綺被,趙帶流黃裾。相思阻音息,結夢感離居。
別語離離風作惡,羈情滾滾江何盡。石頭路滑好一驅,入境遲公提正令。乙夜覽奏天震動,甲科除郎君等閒。玉堂再至不小卻,語邊勿惜鬢毛斑。
離筵易醉夜將分,趙舞燈前猶向君。從此腰肢瘦無力,床頭閑殺藕絲裙。
杜老愁無那,中原多鼓鼙。乾坤今泰定,杖屨合愉夷。溪漲鳧鹥浴,春歸燕雀知。桃花趁時節,新放兩三枝。
憐君萬里客歸州,每憶鄉園涕泗流。百折漩渦江渚晚,千章云氣蜀山秋。登高好作思玄賦,近水宜開醉白樓。聞道清時多雨露,肯令車轍久淹留。
愛恨多年一一經,無人肯與瘦肩憑。淚痕干罷復成串,滴滴還潮紙上盟。人薄幸,我伶仃。思來每每泣成聲。此聲存在傷心底,歲歲年年許久聽。
叱馭寧辭歷險難,投戈且幸邇遐安。氈車軒簸長危坐,恰似舟行八節灘。
幾年朝市厭喧嘩,此日山巔與水涯。自適也同林下鴳,寡聞真似井中蛙。三秋涼意輕紈素,五夜寒光見莫邪。閉戶閑吟消日月,豈堪流播大方家。
憶昔相從在寢丘,城南城北縱歡游。杏花聯句香隨馬,野水添杯浪拍舟。邂逅又成三月別,飄零合負一春愁。汝陽淮甸經行遍,應有新詩為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