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阜崔嵬行
重阜何崔嵬,遙瞻北邙路。
曠野無人居,高低盡丘墓。
不知古與新,落落似棋布。
下有荒草叢,上有白楊樹。
樹頂嘯鴟鳶,草根穴狐兔。
嗟哉昔為人,妻子相愛慕。
豈知易殂落,到此長別處。
天地雖好生,安能??留駐。
夜臺杳冥冥,千載竟不曙。
托身同草木,坐受螻蟻蠹。
衣冠變成塵,精靈自相語。
親戚不重過,他人豈能顧。
聽我蒿里歌,年命如朝露。
重阜何崔嵬,遙瞻北邙路。
曠野無人居,高低盡丘墓。
不知古與新,落落似棋布。
下有荒草叢,上有白楊樹。
樹頂嘯鴟鳶,草根穴狐兔。
嗟哉昔為人,妻子相愛慕。
豈知易殂落,到此長別處。
天地雖好生,安能??留駐。
夜臺杳冥冥,千載竟不曙。
托身同草木,坐受螻蟻蠹。
衣冠變成塵,精靈自相語。
親戚不重過,他人豈能顧。
聽我蒿里歌,年命如朝露。
重重山巒多么高峻,遠望那北邙山的道路。曠野中沒有人居住,高低處都是墳墓。不知是古墳還是新墳,稀稀落落地像棋子分布。下面有荒草叢生,上面有白楊樹挺立。樹頂有鴟鳶呼嘯,草根處有狐兔打洞。可嘆啊,從前他們也是人,妻子和他們相互愛慕。哪里知道會容易死去,來到這長久分別的地方。天地雖然有好生之德,又怎能暫時把他們留住。墓穴幽暗深遠,千年也不見曙光。他們托身如同草木,白白遭受螻蟻侵蝕。衣冠都變成了塵土,靈魂卻似乎在自語。親戚都不再來過問,別人又怎能顧及。聽我唱這《蒿里歌》,人的壽命就像早晨的露水。
重阜:重重山巒。崔嵬:高峻的樣子。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陽東北,漢魏以來,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后泛指墓地。
落落:稀疏、零落的樣子。
鴟鳶:老鷹和鷂鷹,這里泛指猛禽。
殂落:死亡。
夜臺:指墳墓。杳冥冥:幽暗深遠的樣子。
??:同“暫”。
蒿里歌:樂府舊題,是送葬時所唱的歌。
此詩創作背景應與古人對生死的思考以及北邙山作為傳統墓地的文化氛圍有關。北邙山自古是達官貴人的葬身之地,看到眾多墳墓,詩人感慨人生短暫,生死無常,從而創作此詩以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短暫、生死無常。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描繪北邙山荒墳的景象來抒發情感,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這類表達對生死思考的作品豐富了古代詩歌的主題內涵。
雪滿江城酒不賒,閉門那患出無車。未容踏凍尋梅萼,應喜臨風見柳花。炭重烏銀爭曉市,蔬挑翠羽荷鄰家。何人正下紅蓮幕,大嚼蒸羊手更叉。
夜潭有仙舸,與月當水中。嘉賓愛明月,游子驚秋風。
任是流金鑠石時,此泉澄湛滿幽池。白龜聞已獻天子,何似蹣跚在淤泥。
天清漏長霜泊泊,蘭綠收榮桂膏涸。高樓云鬟弄嬋娟,古瑟暗斷秋風弦。玉關遙隔萬里道,金刀不剪雙淚泉。香囊火死香氣少,向帷合眼何時曉。城烏作營啼野月,秦州少婦生離別。秋燈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天河悠悠漏水長,南樓北斗兩相當。
人境無緣斷俗喧,丁寧牢閉兩柴門。五更孤枕客懷惡,半世青燈書眼昏。有日空為無日計,醉時還道醒時言。白云久有南山夢,不待他年畢嫁婚。
尺寸功名幾短長,區區馳騖等空忙。皮毛盡剝丹心在,世味風霜已飽嘗。
楚夢依稀人后,秦樓句引魂銷。堤邊扶上玉驄驕。五陵年少客,相并斗風標。催得青來草徑,偷將紅去花梢。幾曾歲月肯輕饒。請看狂后鬢,更約舞時腰。
正是家肥日,香奩曉不開。侍兒猶扇枕,良藥已停杯。蘋老殘初薦,萱閒冷舊栽。只應有馀慶,從此亙云來。
鐘山王氣闇龍興,競有冰棺傍孝陵。不可以仙寧事鬼,罔諳于佛大驅僧。羞操尺匕從龍野,愿裹名花葬馬塍。細檢梁陳殘稿子,六家人物可同稱。禍局遷延入死途,泉臺深唾老狂夫。蝸爭水火千尋井,鼠將風雷六甲符。無所取材天地窄,同歸于盡海閭枯。層城未死云英嫁,可識黃袍是唾盂。西湖波細涌神鰲,鵬翼摩云萬里高。輦轂新詩墻有茨,河山妖孽地生毛。承天少讀歸牛史,卷土重尋命馬皋。久阻江淮風雨惡,不知何日覆梟巢。九霄閶闔聽天排,虎踞秦淮氣象佳。甥館歌殘銀漢曲,帝州花謝女兒槐。番樓突兀新妝閣,監石模糊古禦街。何北何南梁上屋,不如東去筑漳臺。自卷愁心住錦城,休將時事問先生。長思割土終無取,久約還山未買成。列校兩難分漢鼎,焚書深鑿大秦坑。錢唐江上西泠月,獨照歸船大有情。玉壘春風百尺樓,秣陵煙雨六朝秋。雙眸久濕千程遠,二水中分萬古愁。襟帶支離明主陋,綺羅竿牘美人羞。臺城舊有胭脂井,可酌清泉照好頭。半壁河山舊姓孫,仲謀曾此問中原。斜陽草樹宮人墓,社鼓神鴉蔣帝魂。大有新詞留北固,也穿黃葉訪南村。自從一拜高陵后,久已無心向北門。大略雄才自古難,朝班新改作奇觀。民生戚戚千言偽,國丑鱗鱗萬紙彈。新鬼兩模皇帝制,故人爭拜圣賢官。恒河無量諸天佛,一現曇花轉眼殘。
泉隱甘無竭,人閑道轉高。涓涓清自足,休苦作波濤。
平楚樓頭矢石驚,焚香稽首別宸京。盡殲妻子期全節,寧死封疆不忍生。煙燄張空隳趙壁,旌旗倒影下湘城。善刀人在同觀化,名與澄江一樣清。
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中夜秋風起,心事坐潸然。
公詩有意拂廉纖,令似歐陽韻更嚴。犬子亦應慚賦縞,癡兒端合愧誇鹽。飛綿勃窣爭平塹,凍筍槎牙欲墮檐。胡避只今何處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蕭蕭風籟助清吟,秋去冬來令又更。惟有老禪都不管,任它檐鐸作何聲。
流紅一片溯宮溝。春事已成休。約鬢釵鸞,隨身箏雁,同上十三樓。離痕又入青青草,何處滯行舟。桃葉新陰,梨花幽夢,都付兩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