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影
息影塵埃表,安心靜默間。
若為消白日,長是對青山。
流水欲窮處,野猿相與還。
孤云時起滅,未必似余閑。
息影塵埃表,安心靜默間。
若為消白日,長是對青山。
流水欲窮處,野猿相與還。
孤云時起滅,未必似余閑。
遠離塵世喧囂隱居起來,在安靜沉默中讓內心安寧。若要消磨這漫長白晝,常常對著青山獨坐。行到流水盡頭之處,與野猿一同歸來。孤云時而出現時而消散,未必有我這般悠閑。
息影:指隱居。塵埃表:塵世之外。
長是:常常是。
相與:一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想要遠離塵世紛擾的心境,選擇隱居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隱居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與熱愛。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閑適、超脫的精神世界。
扶筇獨上斗雞亭,俯瞰平郊望眼明。路入洧川寒曉斷,山連新鄭暮云橫。煙生茅屋人家少,風起沙崗雁陣驚。況是老年多抱疾,豈堪登眺重傷情。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蹇人欲上山,秦帝欲上天。假令天可上,地上少人煙。
哀樂中年苦未休,國仇家難集心頭。曾憑律呂寫春秋。好友相呼難并駕,清名未損更何求。退閑歲月已無優。
先師無戲論,一笑定千秋。白雪難同調,青云誰見收。春風吹細草,明月照行舟。魯國多男子,幾人居上頭。
春風孤棹遠經過,千古繁華逐逝波。楚地江山今尚在,隋堤楊柳已無多。璚花臺古游仙往,芍藥廳荒牧豎歌。二十四橋明月夜,吹簫人去奈愁何。
魚鹽充牣稻粱肥,誰寤繁華是禍機。日暮無人唁亡國,寒鴉猶帶夕陽飛。
蔓草生來勿剪,閒花落處休除。只任常生常落,年年點綴幽居。
東郊初霽凈無塵,一帶夭桃倚水濱。霞袖輕翻迷醉眼,江中倒影益傳神。
南篇司馬青衫濕,北句郎官白發生。堪與江黃永傳唱,離騷經外此歌聲。
春色無高下,寧分澤與邱。世間依舊好,山外若為浮。桃李花爭拆,池塘草自抽。綠涵峰勢合,紅帶燒痕收。遲日千鐘酒,東風百尺樓。夜來甘雨足,溪谷已成流。
神仙之術本無作,當面無緣尋不著。但能寡欲自長年,愚者昧之求海岳。此術不許凡俗知,道成由來非大藥。仙翁高風何所喻,天垣月映王喬鶴。等閑瓦礫變黃金,候爾相從步寥廓。
異日逢明主,端居不復藏。一心扶正道,極力拯頹綱。已病猶軒豁,臨衰更激昂。始知操韞處,馀事及文章。
吾聞蓬萊之山三萬里,盤根下插歸虛底。六鰲赑屃挽不前,那得飛來窗戶里。寒姿顛倒白云間,綠水錯磨花玉齒。老苔懸薜莽聯絡,髣髴玄洲環島嶼。固知幻戲出人為,豈有金珠隱空翠。亭中老仙方晏坐,醉眼狂花吐奇語。省來一笑悟非真,欲借鯨波洗眸子。世間小大本無憑,一視正須齊彼此。秋毫泰岱孰雌雄,滄海坳堂同一水。嗚呼!安能自此乘清風,下視塵寰渺何許。
五色云深處。是大羅、玉京上界,清虛之府。十二碧城無恙在,出入仙官堪數。只霞帔、星冠非故。一霎罡風三百度,陡洞天、福地群魔舞。九關豹,莫能阻。青牛不識函關路。悵茫茫、東來紫氣,消歸何所。西去卻回青鳥使,得意瑤池阿母。聽黃竹、歌聲哀楚。百尺銅盤移漢苑,問金人、有淚如鉛否。叩閶闔,憑誰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