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雜詠六首 其四
世榮易消歇,猶歲多旱澇。
又如紅紫芳,焉得四時好。
豈若潛窈深,考古而學道。
葆真育其龢,英華發枯槁。
出處明所宜,慎勿為小草。
世榮易消歇,猶歲多旱澇。
又如紅紫芳,焉得四時好。
豈若潛窈深,考古而學道。
葆真育其龢,英華發枯槁。
出處明所宜,慎勿為小草。
世間的榮華容易消逝,就像一年中常有旱澇災害。又如同紅紫鮮花,哪能四季都美好。哪比得上隱居在幽深之處,鉆研古籍學習道義。保持純真培育和諧,讓枯槁之身煥發光彩。明白出仕和隱居的恰當選擇,千萬不要像小草般隨波逐流。
消歇:消失、停止。
紅紫芳:指紅紫的鮮花。
潛窈深:隱居在幽深之處。
葆真:保持純真的本性。
龢(hé):同“和”,和諧。
英華:美好的神采、才華。
出處:指出仕和隱居。
小草:比喻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對這種現象不滿,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勸人遠離浮躁,追求內在的精神修養。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看淡世間榮華,選擇隱居學道。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和比喻手法說理,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詩人的思想和勸世情懷。
大鵬饑即南溟游,斥鴳蓬間飽則休。唯有高軒剪羽鶴,邇來飲啄又經秋。
曾將肝膽許先皇,一代英雄獨擅場。帳底軍聲嚴細柳,劍光雄視起韶陽。風前校武旌旗壯,醉里尋僧竹院涼。能使笑談清瘴海,九成臺上月蒼蒼。
一家來仰泰山尊,分手相期候一門。覓向天街紛笠屐,回看塵世莽乾坤。兩千年碣云俱冷,十八盤頭霧又昏。一日小游成聚散,人間何處不銷魂。陡覺蒼茫百感生,名山事業竟無成。一心報國終投老,此次登高正晚晴。心曠自看天下小,神游常盼大河清。無窮世事無窮愿,也似山泉日夜鳴。
文采真為累,飛鳴不自由。小池新水漲,相對謾沉浮。
淺水停舟楫,輕衣渡石關。煙光浮晚峒,云影出秋灣。寺古佛亦古,僧閑犬更閑。落霞連老樹,霜葉斗紅殷。
寶劍曾留此,千年尚有名。星辰片云識,風雨半江生。煉想古人跡,功知烈士成。張華在當路,寧使久延平。
我家扶桑下,日日見東君。遺我紫瓊花,風吹落白云。白云泱漭起南海,蓬萊宮闕須臾改。往日三千玉女群,祗今惟有麻姑在。與君攜手入羅浮,瑤琴一曲難消憂。綺季終當扶漢室,張良未得報韓仇。君家相國奮長劍,曾捧軒轅出金殿。嗚嗚吹角為龍聲,大呼玄女來助戰。蚩尤未滅妖氛多,可憐碧血歸天河。君棲蘆中凡幾日,悲風吹斷鵲鸰歌。神虬久蟄無人識,黃鵠高飛奈我何。高飛忽向天山月,月炤天山皎如雪。丁零爭獻葡萄杯,蘇武共持青海節。鴻雁南從大庾回,口銜尺素落龍堆。開緘未讀淚沾臆,城上吹笳凄且哀。處處牛羊銜白草,紛紛雨雪下輪臺。問君塞上胡不來,當時敕賜有龍媒。投筆曾無班子志,吹篪寧讓伍胥才。新詩字字瑯玕重,何時草就西樵洞。西樵道士劍俠流,應共悲歌擊銀甕。春風三月梨花飛,我游禹穴方思歸。黃鶯開關啼碧柳,萬里鄉心連翠微。誰憐寂寞耶溪上,淚灑西施金縷衣。
暮雪霏霏被寒坂,朝來風色草堂凄。饑烏合向空庭集,老驥從教舊櫪嘶。病態提攜頻綠酒,頹年夢想切丹梯。武陵春水相將滿,欲溯桃花任一迷。
寺鐘城鼓兩相和,共醉煙關感慨多。堤柳垂金春幾許,檐花鳴玉夜如何。
人言華發是愁功,不分悲傷得老翁。亦有不愁頭自白,可憐功過略相同。已任蕭衰潛似雪,何須輕脫便隨梳。不及窮愁索長遠,一生相逐未相疏。
此際能無喚奈何,隔船斜見慘雙蛾。倫回怨臉詞難訴,欲掩啼痕淚轉多。擁髻更誰憐好影,
羈雁未成歸,腸斷寶箏零落。那更凍醪無力,似故人情薄。瘴云蠻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煩問劍南消息,怕還成疏索。
西瞻自夙心,歇馬向山陰。玉井連云遠,金莖入露深。半峰留夕照,萬籟起秋林。往事今何在,溫泉未陸沈。
白云山下棲真室,松徑何人訪黃石。芳草猶尋舊日盟,棄繻千載曾書生。野禪顧我忻而笑,玄鶴鼓翅鏘然鳴。林間木榻且安坐,江上浮云陰復晴。巖前散發者誰子,劃然長嘯為鸞聲。興來枕藉向天地,何暇坎壈較不平。崎嶇石路且回車,白日未落歡有馀。登山臨水不盡醉,枉作高陽一豎儒。
午陰初轉御橋灣,齋退從容出九關。天上好風重送喜,鑾輿明日幸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