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野渡家園雜興 其三
誰謂野燒生,惡草不須薙。
為蕭易成叢,滋蔓或布地。
不別小人儔,恐昧前賢意。
舞茵含晴曛,經帶搖輕吹。
拂拂來野香,萋萋動幽思。
坐對一庭芳,煮茶消午睡。
誰謂野燒生,惡草不須薙。
為蕭易成叢,滋蔓或布地。
不別小人儔,恐昧前賢意。
舞茵含晴曛,經帶搖輕吹。
拂拂來野香,萋萋動幽思。
坐對一庭芳,煮茶消午睡。
誰說野火能燒盡雜草?其實惡草根本不用去割除。蕭草容易長成一叢叢,它的藤蔓可能會蔓延滿地。如果不分辨小人之流,恐怕會違背前賢的心意。舞席在晴朗的余暉中,絲帶在微風里輕輕搖曳。田野的香氣輕輕拂來,萋萋芳草引發了幽深的情思。我坐著面對滿庭的芬芳,煮茶來消解午睡后的慵懶。
野燒:野火。
薙(tì):除草。
蕭:一種草。
滋蔓:滋生蔓延。
儔(chóu):同類、同伴。
昧:違背。
舞茵:供舞蹈用的地毯,這里借指庭院。
晴曛(xūn):晴朗的落日余暉。
經帶:絲帶。
拂拂:形容風輕輕吹動的樣子。
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處于閑適的田園生活中,看到庭院景色,從而引發思考并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既描繪了庭院的美好景色,又通過惡草不除表達了要分辨小人的觀點。語言質樸,展現了田園詩的特色。
鼻息齁齁盡日眠,從他兒輩競嘲邊。那知問對成中說,自得逍遙喜內篇。雪里書來檐噪鵲,燈前詩就鼎凝煙。中郎去后人難繼,漫詫柯亭富笛椽。
借屋藏書避世喧,地偏塵遠水云繁?;h前沙渚群鷗臥,村外人家萬蟻屯。春送蘭香浮綺席,月移梅影度柴門。杖藜慣識湖東路,今雨還尋孺子論。
萬劫輪回妄想在,一心才歇死生休。佛魔是甚閑家具,撒手懸崖得自由。
夢入瑤天片月涼。菱波并影舞霓裳。雙成家在水云鄉。微步依依憐素襪,同心的的系明珰。鴛鴦飛過也思量。
瀟瀟清思浩無涯,紅蓼灘頭屋數家。小艇尋秋緣葦去,紛紛雪絮訝楊花。
著籍占杜曲,別業在臨淄。雞號夜鐸靜,汗血逐膏脂??v橫一握算,顛倒逢笑嬉。舉俗以為妙,紛紛盡愚癡。不見朱公子,千里來相師。偶然得我策,沼吳航妖姬。秘此枕中術,若有千歲期。大化常不偶,日與人事移。人事多乖忤,汝計不得施。君看貨殖傳,刀間有衰時。
坐想云煙走筆端,夜哦佳制老忘寒。一時思致追長慶,千載風流識建安。接武尚稽班玉筍,昂霄終合待金鑾。自憐衰退無新語,捧腹還君醉眼看。
學道做工夫,正如人鑿井。一日見泉源,平生用不盡。
江上楊花落,孤帆度遠汀。潮連滄海白,山擁會稽青。逸少籠鵝帖,支郎放鶴亭。登臨有新制,毋惜寄林扃。
系馬青門認故枝。雪香吹盡燕歸遲。年年客里負芳期。鏡語難憑情似幻,琴心欲托意還癡。春回可有夢回時。
仙家春色不曾空,亦有??占暖風。丹桂葉舒推重碧,蟠桃花發避深紅。盡教帶土培軒外,行欲移根過浙中。最好高堂歸獻壽,年年光映棣花叢。
桓公讀古書,慚其堂下斲。呼來與之談,妙手不可學。人生苦未悟,發軔要切琢。譬如搜海珍,澄汰江河濁。不辭用力久,奇寶收把握。君為談空人,皮毛俱解剝。超遙不二門,機鋒森劍槊。從渠透玄妙,風影不可捉。
氣序循環盛復衰,花隨春老葉秋飛。一年光景消磨半,又見羅衣換葛衣。
入室少情意,出門多路岐。黃鶴有歸日,蕩子無還時。人誰無分命,妾身何太奇。君為東南風,妾作西北枝。青樓鄰里婦,終年畫長眉。自倚對良匹,笑妾空羅幃。郎本東家兒,妾本西家女。對門中道間,終謂無離阻。豈知中道間,遣作空閨主。自是愛封侯,非關備胡虜。知子去從軍,何處無良人。
仲春天氣喜初晴,燕語彫梁有好聲。曾得玄沙當日意,便能日午打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