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農(nóng)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二
迺一秋一冬,愁聽鴻飛鳴。
及茲問春半,土暖已足耕。
殷勤勸父老,尊酒若為情。
我有一瓣香,為爾祈西成。
晴光動川原,桑麥日敷榮。
天公幸見聽,一飽須可營。
幾見隴畝事,得此白發(fā)生。
田父飲我酒,歸與兒孫評。
孝弟力田者,家道終和平。
迺一秋一冬,愁聽鴻飛鳴。
及茲問春半,土暖已足耕。
殷勤勸父老,尊酒若為情。
我有一瓣香,為爾祈西成。
晴光動川原,桑麥日敷榮。
天公幸見聽,一飽須可營。
幾見隴畝事,得此白發(fā)生。
田父飲我酒,歸與兒孫評。
孝弟力田者,家道終和平。
從秋冬時節(jié)開始,就憂愁地聽著鴻雁的鳴叫聲。到如今已到仲春,土地溫暖,足以耕種了。我熱情地勸著父老鄉(xiāng)親,這杯酒表達著我的心意。我有一瓣香,為你們祈禱秋季有好收成。晴朗的陽光照耀著山川原野,桑麥日漸繁茂。幸虧老天爺能聽到我的祈禱,吃飽飯應該可以實現(xiàn)。我多次見證農(nóng)事,如今已白發(fā)叢生。老農(nóng)請我喝酒,回去后要和兒孫們評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且努力耕種的人家,家道終究會和睦安寧。
迺(nǎi):同“乃”。
及茲:到如今。問春半:指仲春。
若為情:表達心意。
一瓣香:一炷香,常表示虔誠。
西成:指秋季收成。
敷榮:繁茂。
隴畝:田地。
孝弟:即孝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nèi)容可推測,詩人在春季農(nóng)事開始時,作為地方官員,深入民間勸勉百姓耕種。當時可能百姓面臨著農(nóng)事的壓力,詩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勸勉和祈禱,讓百姓有好的收成,體現(xiàn)出其對百姓生活的關懷。
這首詩主旨是勸農(nóng),強調(diào)農(nóng)事的重要性和對豐收的期盼。其特點是語言質(zhì)樸、情感真摯,體現(xiàn)了詩人對百姓的關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古代官員勸農(nóng)這一常見的社會現(xiàn)象和人文關懷。
遙望家鄉(xiāng)訴傳奇,族人依居會盟地。 嘆問何選龍脈穴,始祖遷此得仙語。 小橋流水今尚在,古道行人已登臨。 三官行宮云游客,玉龍酌酒笑古今。
玉龍柳芽新,老者蒲席閔。 水暈波凌動。一桿出金鱗。
吾生葵丘地,胸有志一番。 今朝龍門去,成事有何難。
葵丘千里獨為崗,齊侯之師強為王。 利武智囊何俯臣,德綏諸侯霸圖方。
玉樹后庭曲,千載有余愁。碧月夜涼人靜,曾賦采華游。玉露細搖金縷,香霧輕籠翠葆,折下一天秋。張緒總能老,還自鎖眉頭。把鸞箋,裁繡句,寫銀鉤。回文巧成錦字,長恨與江流。漠漠梁間燕子,款款花邊蝴蝶,夢覺卻并州。獨感舊時貌,還復照西樓。
酴醾花底當年事,夜雪模糊照石闌。 北省今朝枝上雪,還揩病眼作花看。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嗩吶 一作:鎖吶; 聲價 一作:身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甚么 同:什么)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祇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平生淡薄,雞兒不見,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閑鍋灶,任意烹炮。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開東道。免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云猶擁牡丹鞋。 應知子建憐羅襪,顧步裴回拾翠釵。
鳳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 何時當來儀?將須圣明君。
鶴駕云軿去不回,空遺廟貌古山隈。 鐵心石骨昌黎伯,也向黃陵擲珓杯。
憶長安,三月時,上苑遍是花枝。青門幾場送客, 曲水竟日題詩。駿馬金鞭無數(shù),良辰美景追隨。
邲鑒總龜如往學,未見才名能廣博。 希點若來參學時,同年從此不須疑。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