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野渡春雪
天教滕巽互驅馳,令下東皇莫敢違。
云擘碎綿迷眼界,山遮新黛抹腰圍。
眾芳被虐難爭巧,二麥呈祥不用祈。
片片吹將入簷幕,佳人錯認落梅飛。
天教滕巽互驅馳,令下東皇莫敢違。
云擘碎綿迷眼界,山遮新黛抹腰圍。
眾芳被虐難爭巧,二麥呈祥不用祈。
片片吹將入簷幕,佳人錯認落梅飛。
上天讓雪神和風神相互驅使,東皇太一接到命令也不敢違抗。云朵如被擘開的碎綿,迷亂了人的視線,山巒像新描的黛眉,雪如絲帶環繞山腰。眾多花卉遭受虐害難以展現嬌艷,冬小麥卻呈現祥瑞之象無需祈禱。雪花一片片飄進簾幕,佳人錯以為是飄落的梅花在飛舞。
滕巽:可能泛指雪神和風神。
東皇:神話中的春神。
擘:分開、剖裂。
黛:青黑色的顏料,這里形容山巒顏色。
二麥:冬小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創作于春季下雪之時。當時可能社會以農業為主,春雪對農作物有一定影響,詩人看到春雪景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描繪了春雪的景象,主旨在于展現春雪帶來的不同影響,既傷害了花卉,又給小麥帶來祥瑞。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描寫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敏銳觀察和細膩表達。
臥犬聞人出,門當青櫟林。
固知多不在,自欲遠相尋。
宵短余香印,林疎出磬音。
昨來曾寄茗,應念苦吟心。
翩翩長袖光閃銀,繡羅帳密流香塵。
歌分四時舞一色,淥觴傳處馳金輪。
急竹繁絲互催逼,吳娘嬌濃玉無力。
呵星喚月留夜長,十二圍屏暖山色。
風月屬漁樵,真味豈能領。
雍容補國手,斯宜理煙艇。
樂天未歸時,極口獻忠鯁。
十上九不行,回身避機穽。
酒徒與詩伴,共煮香山茗。
流傳畫九人,公貌粹而整。
涉夏思已深,感秋念愈迫。
思念皆為誰,為彼遠行客。
客行曷辰休,悵望朝復夕。
出門虛有待,命駕焉所適。
邈邈阻前歡,悠悠抱今戚。
中庭一株橘,嘉實轉金碧。
爰意花開時,花邊語離析。
惜此不忍餐,留之候君摘。
擬君君未來,囘腸更如折。
何當乘夢時,儻遂徽容覿。
有虎南山南,有石北山畔。
虎石人未辨,箭發石遂貫。
一朝兩生心,見石不見虎。
若向虎石求,引滿徒自苦。
西湖湖上寺,一別二三年。
舊住房長閉,新栽樹已圓。
空多相憶夢,不得寄來篇。
喜見鄰僧說,歸期是臘前。
青衫著破禁中羅,楚澤吳江幾度過。
仕宦宛如杯水澹,朝廷空有故人多。
漁村疎竹明風旆,煙浦斜陽起暮歌。
欲買田園歸海上,此身無奈客愁何。
不見日東上,西原雨一晴。
逐時看景異,風物入詩清。
立久飛云滅,身高去鳥平。
石峰何處是,歸思忽然生。
本自家于越,何期滯楚邦。
吟多頭易白,歸切思難降。
但聽風收竹,誰知雪滿江。
叉魚中夜急,燒火照樓窗。
今朝聞實信,一只海船遙。
此世永相隔,何僧可與交。
茶從秋后盡,門絕月中敲。
昨夜山家夢,親曾到石橋。
黑貂敝色嗟蘇郎,苦茶兩餠話難詳。
老嫗糟糠未鼎肉,漫勞戲彩啼其傍。
造物寄意知何許,慈竹生舍貽吉祥。
晚年慰見萬事足,無乃宗子為小陽。
當時顧后悲不孝,今日兒女還成行。
難弟二珠奇男子,已角既鹿未角麞。
先人有后欲昌熾,繹思為善寧無常。
菊開佳色采盈手,酒浮蟻綠仍鵝黃。
喜有詩書起門戶,佳興吹入秋風長。
長流當下流,鐵甕此為州。
前代多名跡,閑人欲遍游。
夕陽波上寺,明月戍邊樓。
一曲漁家笛,生予無限愁。
美人娟娟似秋月,宮中女兒妬欲殺。
惡言忽入恩愛移,自是君王不情察。
深宮夜冷調秦箏,曲曲翻成哀怨聲。
愿得風吹落君耳,回心照妾相思情。
嗜茶疑是病,羸瘦見詩形。
天斷征鴻過,汀多香草青。
興高貧不覺,身遠事皆經。
歸路當游岳,僧言極可聽。
一徑蒼苔合,連年不出門。
風高松有韻,溪滿石無痕。
不自知名重,令人覺道尊。
更憂征詔至,移室向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