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六首 其五○
親從寶山來,收得寶山寶。
一片玉無瑕,千峰云脫帽。
九蓮峰畔無處藏,兜率宮中卒難討。
歸來打鼓普請看,盤走珠兮珠走盤。
親從寶山來,收得寶山寶。
一片玉無瑕,千峰云脫帽。
九蓮峰畔無處藏,兜率宮中卒難討。
歸來打鼓普請看,盤走珠兮珠走盤。
親身從寶山歸來,收獲了寶山的珍寶。那是一片毫無瑕疵的美玉,千座山峰仿佛云都脫帽露出真容。在九蓮峰畔難以隱藏,在兜率宮中也終究難以尋討。歸來后擊鼓讓大家都來看,就像盤中珠子滾動,珠子又帶動盤轉動。
寶山:佛語中喻指佛法。
無瑕:沒有瑕疵,比喻完美。
九蓮峰:可能是特定的山峰名,常具宗教寓意。
兜率宮:佛教中欲界六天之一,為彌勒菩薩的住處。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表達教義、感悟等。作者可能在修行中有所感悟,從佛法中獲得啟示,如同從寶山得寶,以詩偈形式記錄并分享這種體驗。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考證,但應處于佛教文化氛圍濃厚的時期。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佛法的珍貴與靈動。其特點是借助多種意象和生動比喻表達佛法感悟,具有濃厚的禪味。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傳播佛法思想,啟迪修行者。
宰衡倚賴更三圣,神器傳歸定兩朝。幾御銅符雙在手,尊榮金印六垂腰。流民相率歸仁政,疲俗新蒙罷橫徭。壽考轉隨陰德遠,開倉累萬活黎苗。
秋水棹歸船,風光興杳然。兩人相對語,語到伏羲前。
我昔建節吳江邊,日與陽侯為比肩。經年襆被駐袁浦,黃水未退湖水連。今茲遠謫疏勒地,萬三千里馳風煙。黃沙白草半戈壁,幸無水患遭迍邅。不圖五月雪水漲,極天駭浪奔巨川。阿克蘇城被淹浸,哀哉回戶家無椽。城垣倉庫盡圮倒,游商戍卒愁顛連。我聞郵報束裝去,銅鉦火傘相熬煎。兼程十日到尚早,災黎如望云霓懸。先散金錢作撫恤,后蠲租稅拯市廛。官衙兵舍工畢舉,更筑堤岸籌防宣。以工代賑良法在,稍喜編戶得安全。飛章馳騎報天子,如傷懷抱慰乾乾。嗟余每與誰作難,捍御無術成播遷。一城鴻雁得安堵,聊藉此役彌前愆。長歌再拜陽侯去,莫更與我同周旋。
暫乞人閒解脫身。安橫何用閉樆門。江上秋帆千里影。風正。歸途萬一妥歸魂。萬樹梢頭敷座坐。云過。朗吟還見洞庭君。一向松濤喧茗椀。魚眼。先醒原是獨醒人。
南郭赴幽期,秋風動客悲。半生一夢過,萬事二毛知。交久真情見,官閒野性宜。菊花遲亦好,簪鬢莫教辭。
元巳乘閑到許亭,勝游差遠幾開扃。尋春自失花顏素,愛客偏回柳眼青。曲水事遙存燕喜,甘棠人去想儀形。禊筵莫愬杯行數,歸轡迎風酒易醒。
爽氣澄蘭沼,秋風動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日岫高低影,云空點綴陰。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尚嫌石鼓泉聲細,洗耳時來就壑雷。曉雨既晴宵又月,天公于我故無猜。
博識蟲魚晰,閑吟花草工。長康三絕擅,東野一身窮。老我離思外,慈親望眼中。榮名真不朽,云樹隔還東。
旅館殘燈客思深,笛聲何處動鄉心。明朝又買東吳棹,風景歸來詫上林。
朔吹掃氛埃,同云暝不開。千山飛鳥盡,一水溯舟回。波面散鉛汞,林梢已瀉瑰。懷人留剡棹,野店且新醅。
吁嗟世事已難言,得遇重陽強作歡。白發不供新樣眼,黃花卻喜舊儒冠。兩三杯里意存古,四十年前盟未寒。青壁丹崖本深窈,誰知冷處有人看。
幸極多生變,恩深不到家。寧歸掖庭獄,得禍后宮斜。鬼火消寒雨,魂香散落花。猶勝莫皋婦,青冢亂胡沙。
吏書怕免楫,高士許相過。董思天人析,馬材紀傳多。詩題同點筆,醉后各狂歌。客退無馀事,呼童種綠莎。
地坼長虹渚,天開冷玉峰。穆素融向日,羅卜暗朝宗。一水今如席,三軍昔若龍。鑿冰千萬仞,懸度正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