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師西巖
靈山作巖骨,清氣滌炎洲。
突兀插萬古,玲瓏涵九秋。
排云宿翳掃,賓日曉光浮。
的的西來意,宜于此處求。
靈山作巖骨,清氣滌炎洲。
突兀插萬古,玲瓏涵九秋。
排云宿翳掃,賓日曉光浮。
的的西來意,宜于此處求。
靈秀之山構成了山巖的骨架,清新的氣息蕩滌著炎熱的地域。它突兀地聳立歷經萬古,精巧剔透蘊含著整個秋季的韻味。它排開云霧掃除長久的陰霾,迎接朝陽讓清晨的光芒浮動。那真切的佛法西來之意,適宜在這里探尋。
靈山:指有靈氣的山。
炎洲:傳說中的南海炎熱之地,這里泛指炎熱的地方。
突兀:高聳的樣子。
玲瓏:精巧剔透的樣子。
涵:包含。
排云:推開云霧。
宿翳:長久的陰霾。
賓日:迎接太陽。
的的:真切、分明的樣子。
西來意:指佛法西來的旨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游覽一座靈秀的山峰時,被其雄偉壯觀的景色所震撼,同時聯想到佛法西來的教義,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上佛教氛圍濃厚,詩人有一定的佛道修行或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描繪靈山的景色來探尋佛法真諦。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佛理相融合,以景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佛道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隔政代君侯,多慚跡令猷。
山光來戶牖,江鳥滿汀洲。
雅韻征朝客,清詞寫郡樓。
至今謠未已,注意在洋州。
岸鑿青山破,江開白浪寒。
日沈源出海,春至草生灘。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
從今疏決后,任雨滯峰巒。
東山夜?酒成河,銀燭熒煌照綺羅。
四面雨聲籠笑語,滿堂香氣泛笙歌。
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金觴已半酡。
共向柏臺窺雅量,澄陂萬頃見天和。
官信安仁拙,書非叔夜慵。
謬馳驄馬傳,難附鯉魚封。
萬里勞何補,千年運忝逢。
不量橫草力,虛慕入云蹤。
潔水空澄鑒,持鉛亦礪鋒。
月寒深夜桂,霜凜近秋松。
憲摘無逃魏,冤申得夢馮。
問貍將挾虎,殲蠆敢虞蜂。
商吹移砧調,春華改鏡容。
歸期方畹積,愁思暮山重。
仙鼠猶驚燕,莎雞欲變蛩。
唯應碧湘浦,云落及芙蓉。
劒南歸受賀,太學賦聲雄。
山路長江岸,朝陽十月中。
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猨楓。
卓氏琴臺廢,深蕪想徑通。
不侵南畝務,已拔北江流。
涪水方移岸,潯陽有到舟。
潭澄初搗藥,波動乍垂鉤。
山可疏三里,從知歷億秋。
走馬從邊事,新恩受外臺。
勇看雙節出,期破八蠻回。
許國家無戀,盤江棧不摧。
移軍刁斗逐,報捷劒門開。
角咽狝猴呌,鼙干霹靂來。
去年新甸邑,猶滯佐時才。
珍重巴西守,殷勤寄遠情。
劒峰當戶碧,詩韻滿樓清。
日照涪川闊,煙籠雪嶠明。
征黃看即及,莫嘆滯江城。
子云吞白鳳,遂吐太玄書。
幽微十萬字,枝葉何扶疎。
婉孌猛虎口,甘言累其初。
一覩美新作,斯瑕安可除。
浮云凄慘日微明,沈痛將軍負罪名。
白晝叫閽無近戚,縞衣飲氣只門生。
佳人暗泣填宮淚,廐馬連嘶換主聲。
六合茫茫皆漢土,此身無處哭田橫。
昔竊不死藥,奔空有嫦娥。
盈盈天上艷,孤潔棲金波。
織女了無語,長宵隔銀河。
軋軋揮素手,幾時停玉梭。
身依吳寺老,黃葉幾回看。
早講林霜在,孤禪隙月殘。
井通潮浪遠,鐘與角聲寒。
已有南游約,誰言禮謁難。
洞房三五夕,金釭凝焰滅。
美人抱云和,斜倚紗窗月。
沈吟想幽夢,閨思深不說。
弦冷玉指寒,含顰待明發。
稍憐公事退,復遇夕陽時。
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籬。
吟懷滄海侶,空問白云師。
恨不相從去,心惟野鶴知。
樓因藩邸號,川勢似依樓。
顯敞含清暑,嵐光入素秋。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郢曲思朋執,輕紗畫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