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游慈恩南池
山寺臨池水,春愁望遠生。
蹋橋逢鶴起,尋竹值泉橫。
新柳絲猶短,輕蘋葉未成。
還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山寺臨池水,春愁望遠生。
蹋橋逢鶴起,尋竹值泉橫。
新柳絲猶短,輕蘋葉未成。
還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山寺緊挨著池塘,春日的愁緒在遠望中滋生。踏上小橋,驚起了仙鶴;尋找翠竹,卻遇見清泉橫流。新生的柳絲還很短,嫩綠的浮萍葉子尚未長成。這情景就如同在虎溪之上,傍晚時分伴著僧人漫步。
臨:靠近。
蹋:同“踏”。
值:遇到。
輕蘋:嫩綠的浮萍。
虎溪:在廬山東林寺前,這里借指類似清幽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在早春時節游覽慈恩南池,被眼前的景色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詩人在自然中尋求心靈的慰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早春游慈恩南池的所見所感,突出了早春景色的清新生機。其特點是寫景細膩,情感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情感。
煮海攄忠論,
潢池詟武威。
分符留惠愛,
持節借光輝。
閥閱伊誰似,
功名與愿違。
未前宣室問,
遽作九原歸。
湘妃廟前江水深,鷓鴣夜啼斑竹林。峰頭積雪高千丈,不隔思家一寸心。
郎家住在雪峰前,湘水湘云若個邊。一片布帆儂會使,浪平風靜早回船。
崔嵬靈巖山,突兀姑蘇臺。
具區若明鏡,曾照西子來。
玉容今寂寞,蒼海飛塵埃。
金精發奇氣,劍去虎亦無。
鴟夷已浮江,滕王不可呼。
沉沉數千載,一鳥下平蕪。
英雄千歲后,春草沒古墓。
王氣霄間電,富貴薤上露。
百戰爭山河,埋骨只數步。
晚風寂寂水潺潺,
載酒臨流買釣船。
莫漫夜游愁秉燭,
孤帆明月綠楊煙。
野馬塵埃眼底忙,
填胸百感正茫茫。
尋秋借遣愁如海,
烏石岡頭看夕陽。
斗室容高臥,虛窗徹夜明。
可堪人寂寞,還對月孤清。
病向疏時益,愁于斷處生。
薄田何所濟,艱食歲無贏。
破屋凄涼問故人
空遺正氣兩間存
西風吹落棉花絮
后死何人付史論
歌舞筵前曾一笑,當年錯認紅紅。畫眉今讓白眉工,暮行巫峽雨,雌拂楚臺風。
自愛釵痕濟楚,偏憐裙褶惺忪。幾回鸚鵡驚雕籠,星嗔人喚小,月怕夢疑空。
一夜天涯燈影下,幾人同聽秋聲。玉缸新釀瀉銀瓶。黃花如有約,紅豆不勝情。
明日江邊還折柳,五更離緒縱橫。鷗波鱗閣總平生。為君重起舞,似我不須醒。
四十馀年學養生
誰知所得亦平平
體孱不犯寒時出
路濕常尋乾處行
人生天地間,擾擾竟何為?
強弱常苦斗,智愚時相欺。
乃至骨肉親,浚井土掩之。
感慨發長嘆,秋月為低遲。
昨朝開經篋,鼠溺透封皮。
偶置新書籍,背脊盡支離。
藝友贈佛像,肅穆仰高姿。
裝裱勤供養,群蟻蝕之縻。
二蟲豈有恨,夫亦便其私。
憑此論人事,樞要或可窺。
私為俱生惑,縱之由于癡。
星星如不滅,千愁萬恨隨。
佛陀開覺路,慧日破沉疑。
入門掃諸相,癡即無所施。
心光常皎皎,處境自得宜。
居家成孝悌,在位兼人師。
終日埋塵涅,終日未嘗淄。
是以佛慈愛,永永無窮期。
卓哉圣言量,鉆仰信可追。
感時心戚戚,蒿目陳蕪辭。
玉轡上沙堤,
金鞍戍磧西。
何如寒澗底,
落日蹇驢嘶。
滿籬秋色過重陽,曾上幽亭看晚香。不用詩人更題品,玉堂學士有文章。
采采寒花十數叢,蕭條時月傲霜風。從知晚節非凡品,撫卷題詩憶魏公。
和氣須歡伯,
開顏只孔方。
世情如苦海,
件件可鬨堂。
曠野張異樂,如在洞庭旁。
元氣裹六極,太音彌八荒。
不顧世上耳,安能主故常。
聽者惑且駭,充耳神茫茫。
焉得萬里風,吹送來帝鄉。
一奏四時理,再奏百族康。
玉節稽嚴召,
琳宮暫列仙。
月華方喜見,
薤露忽悲纏。
回首長安日,
傷心蜀道天。
初無封禪議,
遺藁總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