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堂和陳夢斗詩
蛾眉亭下路,舟楫幾經過。
晚識黃山面,新添白發多。
學仙徒化鶴,病僂喜名駝。
四上江湖請,金章許換蓑。
蛾眉亭下路,舟楫幾經過。
晚識黃山面,新添白發多。
學仙徒化鶴,病僂喜名駝。
四上江湖請,金章許換蓑。
在蛾眉亭下的道路旁,我曾多次乘船經過。到晚年才得見黃山真容,卻新添了許多白發。學仙最終也只是像化鶴一樣虛幻,我像那病僂之人卻喜歡被稱作駱駝。多次向朝廷請求到江湖之地,希望能用官印換取蓑衣歸鄉。
蛾眉亭:亭名。
舟楫:船只。
學仙徒化鶴:化用“丁令威化鶴”典故,指學仙求道最終沒有實際成果。
病僂:脊背彎曲,這里是自謙之詞。
金章:官員的印章,代指官職。
蓑:蓑衣,代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晚年經歷諸多世事,可能在官場有所經歷后,對學仙求道也感到失望,從而產生歸隱江湖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隱之意。其特點是情感真實,借意象和典故抒發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官場的倦怠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言默當時俱是智,可言而默亦非真。君看王導雖賢者,不語猶能殺伯仁。
家在錢塘身在蘇,扊扅消息近來疏。極知薪水無錢買,且遣長須送乘壺。
除夕天涯見客心,連枝游子各悲吟。徒將鬢雪疑青鏡,且把鄉梅托素琴。海岳催春潛美色,冰霜爭歲冱成陰。吾家甕綠浮浮嫩,兄弟能來秉燭斟。
曲水扶桑接,崇山瞻仰同。知途須老馬,上國有真龍。
獨坐茅堂上,長吟不下床。亂書堆幾席,疏雨過陂塘。野燕沖簾入,汀花度水香。應須存晚計,次第學耕桑。
蘆荻風生水正肥,老翁含笑坐魚磯。扁舟棹入城中去,白日城中滿是非。
聚鐵非關亡國錯,牧民先鑄一身威。過江人物蓬山老,夢里中原鹿又肥。
蒼頭倦晨炊,卯飯幾及午。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魚躍戀芳餌,鷗飛避鳴櫓。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溪水清可鑒,山云橫不度。坐斷泉石幽,不受塵土污。問之何所得,妙處難悉數。初非練玉泉,亦不鳴天鼓。人癯道方肥,心遠貌亦古。老衲同我來,得句時一吐。物色盡詩材,筆底隨指呼。行行更前之,系纜日未莫。轉柂涉奔湍,支筇入幽塢。倦甚宿茅茨,睡熟不能寤。遲明又蓐食,凌風上前浦。重露雨點疏,晴嵐云氣布。蝗蝻尚飛揚,禾稼難愛護。村落有狗偷,耄倪且狼顧。念此一悄然,回舟雙港渡。空羨皎然師,詩成有神助。
小雅衰周所作,二南治世之音。子虛失之誇大,太玄文以艱深。論篤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誰云孔墨道二,但見聃非傳同。若稽古至三萬,道德經亦五千。俗學見皮膚止,圣處非口耳傳。
得意樽前奏凱歌,離愁遣盡樂如何。輕舟放去看三峽,一路清猿送我過。
野人住處無車馬,門外蓬蒿抵樹高。石腳云生三伏雨,屋頭松撼五更濤。田園入畫真堪笑,薪水供廚只自勞。匣底豪曹苔欲滿,夜來忽作老龍號。
楚共將歿,求厲若靈。宋元遺命,楄示刑。君也知過,臣也守經。千載而下,并仰德馨。孰與迷復,至死弗醒。
野杖閑行過短籬,葉間青蕊尚開遲。年年九日龍山會,恨殺黃花未滿枝。
東風桃李競春光,何苦前村雪里芳。孤潔不教塵眼涴,野橋斜月自昏黃。
初古混沌里,開天有至人。衣裳成世道,兵刃蕩妖淫。龍去群臣泣,功臨下土尊。唐虞享大化,圣圣與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