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鳥篇
嘗聞有靈鳥,其名為鳳凰。九苞信嘉瑞,五色成文章。
其宿必丹穴,其鳴在朝陽。有德斯出現,德衰還伏藏。
始至于少皡,再巢于陶唐。舜恩被動植,聞韶復翺翔。
閔其出非時,見歌于楚狂。仲尼嘆不至,是亦為世傷。
蕩蕩二千齡,孰能致斯祥。當今邁三五,君明臣且良。
其或一來儀,足以慰萬方。鳳兮儻不來,吾淚徒滂滂。
嘗聞有靈鳥,其名為鳳凰。九苞信嘉瑞,五色成文章。
其宿必丹穴,其鳴在朝陽。有德斯出現,德衰還伏藏。
始至于少皡,再巢于陶唐。舜恩被動植,聞韶復翺翔。
閔其出非時,見歌于楚狂。仲尼嘆不至,是亦為世傷。
蕩蕩二千齡,孰能致斯祥。當今邁三五,君明臣且良。
其或一來儀,足以慰萬方。鳳兮儻不來,吾淚徒滂滂。
曾聽說有一種靈鳥,它的名字叫鳳凰。具備九種美好的特征確實是吉祥之兆,五彩羽毛構成絢麗花紋。它棲息必定在丹穴,它鳴叫要迎著朝陽。有賢德的時代它才出現,德政衰敗就隱藏起來。它最初出現在少皡時代,又在陶唐時代筑巢。舜的恩澤覆蓋動植物,它聽到韶樂再次翱翔。可惜它生不逢時,被楚狂作歌感嘆。孔子嘆息它不再來,這也是為世道而哀傷。悠悠兩千年,誰能招來這種祥瑞。如今超越了三皇五帝之治,君主圣明臣子賢良。它若能來一次,足以安慰天下百姓。鳳凰啊倘若不來,我的眼淚白白流淌。
九苞:傳說鳳凰有九種美好的特征。
文章:這里指鳳凰羽毛的花紋。
丹穴:傳說中鳳凰棲息的地方。
少皡: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陶唐:指堯帝,堯曾被封于陶和唐。
聞韶:舜作韶樂,鳳凰聞樂而翔。
楚狂:指楚國的狂人接輿,曾作歌勸孔子歸隱。
邁三五:超越三皇五帝之治。
來儀:指鳳凰來舞而有容儀,象征吉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目睹君主圣明、臣子賢良的政治局面,聯想到鳳凰象征的祥瑞,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美好時代的期許和對鳳凰不來的惋惜。
這首詩主旨是借鳳凰的出現與隱沒來反映世道興衰,突出賢德政治的重要性。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理想政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鷗鄉千頃翠頗黎,祓除憑仗伊。春光難得與佳期,清游休教遲。招俊侶,載新詩,扁舟畫里移。病懷爭奈等春泥,桃花空滿溪。
夏典稽瑞,禹玉含淳。追琢有章,溫潤孔純。圣底于安,壽綿于仁。太上立德,自天其申。
蒼石橫筇,松風外、自調龜息。渾不記、東皋秋事,西湖春色。底處未嫌吾輩在,此心說與何人得。向海棠、爛醉過清明,酬佳節。君莫道,江鱸憶。吾自愛,山泉激。盡月明夜半,杜鵑聲急。人事略如春夢過,年光不啻驚弦發。怕醒來、失口問諸公,今何日。
善惡一時妄念,榮枯都不關心。晦明隱顯任浮沈。隨分饑餐渴飲。神靜湛然常寂,不妨坐臥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風動魚驚盡任。
天涼意便好,秋高詩欲長。菊花為時出,見之輒神往。島人亦好事,辟地據高爽。斂錢乃縱覽,婦稚雜擾攘。連棚往復還,種色競題榜。輕寒媚海日,千本各俯仰。就中半束縛,佳卉失倜儻。誰令爾生茲,逸士墮塵網。來歸伴蕭齋,吾不汝抑枉。
一尊三徑掩蓬蒿,詞客相看盡綵毫。華館乍停鸚鵡曲,青藜遙識鳳凰毛。天垂閶闔繁星轉,霜滿樓臺夜月高。十載梁園幽興在,不妨寒色上綈袍。
兼中至錦縫,金針雙鎖備。靴頭線綻足知音,有耳不臨流水流。
榜懸金價鬻官榮,千萬為公五百卿。公瑾孔明窮退者,安知高臥遇雄英。
星出方問宿,睡眼始朦朧。天光見地色,上路車幢幢。時物既老大,眾山何枯空。青冥見古柏,寥朗聞疏鴻。獨步天地間,無因為君忠。白毛尋人憂,生此頭發中。躍馬非壯歲,報恩無高功。斯言化為火,日夜焚深衷。
沙河野黑秋風粗,棗陽戍卒車載孥。道旁老虎夕未餔,車中健婦不見夫。倉皇下車持虎足,呼兒授刀剚其腹。夫骨已斷不可續,泣與孤兒餐虎肉。
惠山蒼翠。遠與毗陵媲。彼處錫泉標第二。此更鐘奇毓異。年年初度浮觴。醉余新淪茶香。山下冰濡雪乳,淡中滋味悠長。
步屧江村晚,西風小作秋。深林喧鳥雀,落日下羊牛。機杼千家共,田禾一望收。偶同野老話,雞黍為遲留。
十丈樓船下粵瀧,將軍系組列城降。中朝一統有今日,南國小臣如此江。自入羽毛州賦后,須忘鱗介土飛光。當年百歲秦陀老,何事詩書滯一邦。
吏隱非山林,州府為道院。莫夸非食肉,虎頭頷如燕。公田亦種秫,瞥去飛鳥倦。何用蕭德施,先生自為傳。
黃花小垡和煙斸,野興蕭蕭已相逐。同來更得兼詩句,久立看詩忘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