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平洲韻
此日舊無靈運屐,參差今有蓋頭茅。
自憐后死罹兵革,枉有閑愁上鬢毛。
淚盡不堪懷故國,詩來端喜得同袍。
梅花夾雪無饒景,惜許吟情與病遭。
此日舊無靈運屐,參差今有蓋頭茅。
自憐后死罹兵革,枉有閑愁上鬢毛。
淚盡不堪懷故國,詩來端喜得同袍。
梅花夾雪無饒景,惜許吟情與病遭。
如今我沒有像謝靈運那樣的登山木屐,高低錯落處現在只有遮頭的茅草屋。自憐自己大難不死卻遭遇戰亂,空有閑愁爬上了鬢發。眼淚流盡也難以忘懷故國,收到你的詩真高興能有你這樣志同道合之人。梅花夾著雪并無美妙景致,可惜這吟詩的情致卻與病痛相伴。
靈運屐: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游山時穿的一種有齒木屐,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后齒。這里借指游山的工具。
蓋頭茅:指茅草屋。
罹兵革:遭遇戰亂。
同袍:原指戰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饒景:美好的景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罹兵革”“懷故國”等內容可推測,當時處于戰亂時期,國家動蕩不安,詩人經歷了戰爭的磨難,對故國充滿懷念之情。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對自身遭遇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生活場景和自然景象的描寫來寄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歸自京華正好秋,忽聞鵬翼過并州。悵望君家何處是?黃河如帶似縈愁。
黃鶴山前蛻骨仙,飽餐玉蕊漱珠泉。酒酣拓戟老工部,官冷無氈貧鄭虔。四海風埃方坱莽,一生岐路幾迍邅。公今得向揚州死,況復懸車過八年。昔年床下拜龐公,數樹梅花一畝宮。寂寞吟情頭盡鶴,摧頹病骨氣如虹。祇今有子能傳業,誰念無錢解送終。千古幽扃鄰牧惰,遙憐環佩月明中。
歷亂錢含菊,累垂金郁柑。傍松石選拙,移檉徑饒南。盡境還施塌,拋區也著龕。知君經濟意,大略見林潭。
□□木落寂無喧,陶鼎煙微野氣昏。幾個魚鳧還作侶,數家雞犬自成村。松披玉粒霜前飯,梅放瓊英月下門。閑據胡床讀周易,乾坤何處不私恩。
天涯芳草暮云橫,握手青樽此日情。榻并南州徐孺子,書傳東海魯先生。花間宿霧常疑雨,樹外平岡宛似城。楚地故人秦地別,古來蹤跡本浮萍。
月暗螢頭點草,露涼蚊喙開花。病懷不寐達旦,歸夢何由到家。
丈夫天地皆吾事,迂野誰呼送別歌。病里我真徒白首,此中君自有黃河。經綸雖許神功妙,疏鑿其如水性何。肯許司空容及此,禹功千丈倘重磨。
鋪成玉砌勝瓊琚,山影秋林一帶疏。目極金沙猶咫尺,可無父老憶相如。當年市馬屢馱經,叱馭王尊事遠征。日落山城烏鵲噪,傳烽萬里塞云橫。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歸去相依有鷲山,渠家一向斥前三。誰知開異來同了,圓旨如今亦厭談。
野色秋光滿,亭高客望先。酒香茶盞緩,日煖菊花鮮。身世存微慮,山河帶暮煙。不因佳節序,難得到名泉。
仙山非霧非煙,翠微縹緲樓臺亞。江蕪海樹,晴光雨色,天開圖畫。兩岸潮平,六橋煙霽,晚鉤簾掛。自玄暉去后,云情雪意,丹青手、應難寫。花底朝回多暇。倚高寒、有人瀟灑。東山杖屨,西州賓客,笑談風雅。貯月杯寬,護香屏暖,好天良夜。樂閑中日月,清時鐘鼓,結春風社。
薄命方悲失所天,豈甘改節在青年。憎他暴行含孤憤,完我貞操赴九泉。閉戶自經情惻惻,覆盆未雪恨綿綿。縱然遇有褒揚日,博得芳名死后傳。
一棹別烏林,高云去去深。易銷唯黑發,未了是名心。洗墨桐花下,讀書石壁陰。明年定傳寫,千紙滿璆琳。
西風又送征鴻去,年年驛亭秋早。翠微初登,金菊乍吐,消得閑愁多少。鐘山古道。向一抹斜陽,憑高登眺。曲水縈回,髻螺點點入殘照。莫管寒空萬里,但酬節酩酊,醉吟狂嘯。衰草連天,黃花滿地,纏倒葫蘆一笑。碧松環繞。似珍重今宵且舒懷抱。瞬息浮生,鬢端容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