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文朝奉
散盡黃金為買書,時人笑我太癡愚。
一朝有子如堯叟,何處無人說老蘇。
可謂死而無憾者,孰云文不在茲乎。
淵明地下聞君葬,也散黃花作淚珠。
散盡黃金為買書,時人笑我太癡愚。
一朝有子如堯叟,何處無人說老蘇。
可謂死而無憾者,孰云文不在茲乎。
淵明地下聞君葬,也散黃花作淚珠。
你散盡錢財去買書,當時的人都笑我太癡傻愚昧。一旦有了像堯叟那樣優秀的兒子,哪里會沒有人稱贊你這位像老蘇一樣的父親。真可以說是死而無憾了,誰說文化傳承不在你這里呢。陶淵明在地下聽聞你的葬禮,也會撒下黃花化作淚珠。
文朝奉:朝奉是宋代官名,這里指被挽之人。
堯叟:可能指北宋大臣陳堯叟,以才學著稱。
老蘇:指蘇洵,蘇軾、蘇轍之父,以文學成就聞名。
淵明:東晉詩人陶淵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在逝者文朝奉去世后,作者有感于其散盡錢財買書、培養出優秀兒子的事跡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重視文化教育和家族傳承,逝者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認可和贊揚。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文朝奉重視文化、培養人才,肯定其文化傳承的貢獻。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對文化和人才培養的重視。
才得冬閑小罷鋤,出門送子步行徐,無邊堤樹是歸途。老眼翻無珠淚出,鬢霜漸共齒牙疏。沙橋回首影模糊。
乾坤誰草昧,城郭自戎衣。白發頻年病,滄江此日歸。長途經戰斗,久雨滯芳菲。云水浮天起,風帆逆浪飛。尋盟鷗泛泛,尺素雁依依。汨沒聲名在,艱危故舊稀。及春營野事,諏吉到荊扉。紅杏家家酒,青山處處薇。節旄寒更落,遁跡氣常肥。不灑前憂淚,惟全杜德機。
督亢亭下雁來時,積雨初晴水落陂。秋水空深河伯望,白云遙系漢王思。汾陰廟古行人度,山市嵐收歸騎遲。紅葉滿林明月上,共誰持酒坐東籬。
仲蔚蓬蒿雅沒人,閉門養性略榮名。古人冷淡今人笑,擊鼓求亡大過情。
不須揮手聽離歌,此到南都僅月過。叢桂再開新府次,棣棠應發舊廳阿。家常問訊通郵近,公暇儲書積俸多。小阮相逢煩致語,東朝虛席候鳴珂。
十載南冠草莽臣,至今猶愧脫驂人。那堪一掬酬恩淚,半入漁陽半入秦。
送別未能旋,相望連水口。船行欲映洲,幾度急搖手。
苦海中,勞四大。競利爭名,個個皆寧耐。爭把元陽都損壞。前有輪回,著甚機謀解。道門中,超三界。太上巾包,悟者欣然戴。意凈心清無掛礙。固養靈根,性命長長在。
盆泥好護紅絲嫩。守二十四番風信。城南工部,句待東坡續,卻惹香唇問。雖然厄逭流年閏。奈未許、胭脂長潤。鬢殘釵墮,老去謝三娘,黃四尤赍恨。
山斗頻年夢,來章是也不。五言稱宿將,一識減封侯。賴有詩成和,無妨面未謀。老懷酣欲往,神動夕佳樓。
石根巖畔與山陰,瘦馬羸僮到處尋。流水溪橋沙路遠,何愁云密更林深。落日孤村石徑斜,挨云深入野人家。小溪流水春風暖,恐有枝頭半吐花。
御柳擺綠春風前,帝策飛龍舉玉鞭。大蒐道合三千年,獸之所同三矢捐,后車載者當誰賢。
薔薇露漬霓裳潤,桂子風飄月殿香。猶是蛙鳴聳醉夢,欲教人說是歸昌。
空濛山色晴還雨,繚繞溪流曲又斜。短杖微吟過橋去,東風滿路紫藤花。
儒臣奉詔修三史,丞相銜兼領總裁。學士院官傳賜宴,黃羊湩酒滿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