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
翚飛棟宇據城端,車馬塵中得異觀。
雙眼莫供淮地闊,一江不盡蜀波寒。
老仙橫笛月亭午,騷客懷鄉日欲殘。
獨撫遺蹤增慨慕,徘徊不忍下層欄。
翚飛棟宇據城端,車馬塵中得異觀。
雙眼莫供淮地闊,一江不盡蜀波寒。
老仙橫笛月亭午,騷客懷鄉日欲殘。
獨撫遺蹤增慨慕,徘徊不忍下層欄。
黃鶴樓如飛鳥展翅般的樓宇矗立在城端,在車馬喧囂、塵土飛揚中能有如此奇異景觀。雙眼看不盡淮地的廣闊,長江中不盡的蜀地波浪帶著寒意。傳說中的仙人曾在月亭正午橫吹笛子,詩人思鄉時已近黃昏。我獨自憑吊這遺跡,增添了感慨與仰慕之情,徘徊著不忍走下欄桿。
翚飛:形容建筑物像鳥飛一樣,這里指黃鶴樓的建筑形態。
異觀:奇異的景觀。
莫供:看不盡。
老仙:指傳說中在黃鶴樓吹笛的仙人。
騷客:詩人。
遺蹤:指黃鶴樓的遺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黃鶴樓歷史悠久,是文人墨客常登臨賦詩之地。詩人可能在游覽黃鶴樓時,面對眼前的景色和傳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時期,詩人在憑吊古跡中可能聯想到歷史變遷、人生境遇等。
這首詩主旨圍繞黃鶴樓展開,描繪了其獨特景觀和相關傳說,突出了詩人的感慨與思鄉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也體現了古人對黃鶴樓這一文化地標創作的詩詞傳統,豐富了黃鶴樓的文化內涵。
兩處擒來共一爐,一泓真水結真酥。刀圭滋味吞歸腹,澆灌黃芽產玉符。
行年七十有六,隨世名言則然。應酬袞袞萬狀,變化離坎坤乾。人情曲折參錯,動靜多寡后先。孰有孰虛孰實,無高無下無邊。清明靡所不照,一語不可措焉。先圣為是發憤忘食,某也何敢空度歲年。
揚帆攜夢江湖客,西風夾岸摧重碧。岸上有高樓,上樓望十洲。十洲望不見,嘆息滄波遠。水遠白云遮,不知何處家。
黃河南渡陟平岡,迤邐坡陀接北邙。一望荒丘秋草里,誰知庶姓與君王。
麻姑笑坐紫鸞車,夜過東陵舊相家。白玉壺中傾竹葉,青云堂上醉萱花。九還漫鍊終須就,六甲才周未足誇。更報兒郎好消息,曲江騎馬試烏紗。
西風吹露下秋空,烏鵲無聲占碧桐。天氣微涼人好睡,闌干閑在月明中。
日日碧山去,香草生還蹋。幽禽識履聲,間鳴故相狎。意行不知遠,清嘯得虛答。石上綠云生,巖下紫煙合。莫負今日晴,聊折山花插。
東吳望族君家最,倒指風流盡逝波。綠野池臺春草遍,古槐門巷暮蟬多。諸郎冷落傳緗素,故老依稀說佩珂。獨有玄成經術在,驍騰無計柰君何。
山風清不已,山月朗無終。一綠通吳楚,千流變徵宮。林深詩思俊,云異畫圖工。造化應無意,時時與我同。
春山青,春水綠。一枝兩枝梅花開,十里五里村路曲。石城云影聚復散,草店雞聲斷仍續。莫言描畫心手拙,此景當前本奇絕。誰能一字施品評,簡盡五千四十八。道人笑我虛開口,矢上加尖成漏透。背卻法堂穿草鞋,井深綆短終難搆。
君是當年王子喬,忽乘鸞鶴上云霄。蓬壺自有神仙侶,空為英魂賦大招。
贏得夭桃衒麗姿,漸教開上最高枝。司花未必能為地,便是頹風欲起時。
孤芳自是不凡材,顧影臨池首重回。已報東歸消息好,春光隨馬過關來。
虛窗殘燭明,攲枕旅懷清。永夜起松籟,蒲山疑雨聲。吟馀閑景象,道勝小榮名。鐘罷星河曙,悠悠回旆旌。
出山逐隊愧雙南,結駟何來枉過譚。太史文章秦復漢,宗人品望青于藍。救時自許貞乎一,匡主相期道者三。天地風塵公等在,老臣何計可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