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三茅峰
巨靈握奇石,飛落人間世。怒拳一擊破,高下成鼎峙。
三光發其精,吾岳借之氣。精氣久以靈,稍稍見奇異。
香之為草木,清之為泉水。天則為洞天,地則為福地。
?嵚白云根,怪巧分瑣細。龍潛而虎藏,猿啼而鶴唳。
始焉三仙居,終也眾真萃。至今丹砂光,上下數萬里。
清游動高吟,今古幾騷士。搜奇探幽深,或僅見一二。
輸君呼筆神,盡發萬古秘。我于塵埃中,讀之如親履。
呼兒謹縢藏,再拜歸棐幾。
巨靈握奇石,飛落人間世。怒拳一擊破,高下成鼎峙。
三光發其精,吾岳借之氣。精氣久以靈,稍稍見奇異。
香之為草木,清之為泉水。天則為洞天,地則為福地。
?嵚白云根,怪巧分瑣細。龍潛而虎藏,猿啼而鶴唳。
始焉三仙居,終也眾真萃。至今丹砂光,上下數萬里。
清游動高吟,今古幾騷士。搜奇探幽深,或僅見一二。
輸君呼筆神,盡發萬古秘。我于塵埃中,讀之如親履。
呼兒謹縢藏,再拜歸棐幾。
巨靈神握著奇特的石頭,把它扔落到人間。像憤怒地揮拳一擊將石頭擊破,高低錯落形成鼎足對峙之勢。日月星三光散發它的精華,我們的山岳借助它的神氣。精氣長久以來有了靈性,漸漸顯現出奇異之象。散發香氣的是草木,清澈的是泉水。天上這里是洞天,地上這里是福地。山峰高聳在白云深處,奇形怪狀且細節精巧。龍潛伏虎隱藏,猿猴啼叫仙鶴鳴叫。起初三位仙人居住此地,最終眾多仙人都聚集在這里。至今丹砂的光芒,上下照耀數萬里。清幽的景象引發高雅的吟誦,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探尋奇景深入幽境,有的人僅僅見到其中一二。佩服你呼喚筆神,把萬古的奧秘都發掘出來。我在塵世中,讀你的詩就像親身去了那里。叫兒子小心地封存收藏,恭敬地放在書桌之上。
巨靈:神話中劈開華山的河神。
鼎峙:像鼎的三條腿一樣并立對峙。
三光:指日、月、星。
洞天、福地:道教對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境的稱呼。
?嵚(qīn):山勢高峻。
騷士:文人墨客。
縢(téng)藏:用繩子捆綁收藏。
棐(fěi)幾:用榧木做的幾案,泛指書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三茅峰是道教圣地,可能詩人在聽聞或看到關于三茅峰的描寫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三茅峰奇景和相關文化的喜愛。
此詩主旨是贊美三茅峰的奇景和創作者的才華。特點是想象豐富、描寫生動,營造出神秘的氛圍。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人對自然奇景的文學描繪和審美追求。
橋欄試倚,上下空澄都水洗。搖蕩金黃,似有潛龍啖月光。名樓安在,滿眼霓燈輝巨海。豈若飛空,虱此浮華鄙俗中。
龍角眷已旦,星鳥貞良時。三光亦浮系,焉得久控持。風水為輪樞,玄天經玉儀。空虛密流徙,自然有成虧。畫挈遞相矜,娓娓安所歸。八埏生亂戎,戎首職為誰。
叢木回岡費討尋,鶴涇回望九皋深。洛陽游子歸何日,碧草春風歲歲心。
香雨飄紅換新綠,雛鸞怨咽參差玉。畫闌墜露泣殘妝,遠翠愁山蛾黛蹙。勞勞乳燕說烏衣,海天凝云煙草迷。東流苦長西日短,惆悵花前畐卮。繡幕深沉雨聲小,夢入神山良夜悄。鏡里韶華又一年,曲渚雞鳴錦屏曉。
雨過雄雞啼,竹陰何柳柳。山氣日夕佳,陶然酌清酒。
漫浪歸來歲又秋,依然風月替人愁。奉酬只么隨緣句,懶更雕肝與探鉤。
京國久為客,悵然懷故山。孰云乏知己,念親已頹顏。窮居恥明時,曠懷良獨難。因思衣錦榮,何如綵衣斑。空江一鳥度,遠道孤舟還。分手復延佇,極目蒼茫間。
病久身渾憊,醫疏術易窮。囊空宜勿藥,跡滯尚飄蓬。禮樂周秦后,乾坤橐籥中。數行憂國淚,江海與俱東。
浮云撤重陰,流猋四座來。西臨柏陽山,南望銅雀臺。回首出中原,曠然千里開。公子大置酒,弦管間行杯。華鐙吐清光,飛蓋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亂離常苦多,歡極令我哀。
御史乘驄西入關,郎君曉服擁斕斑。東風柳色寒猶淺,南國桃花春未殷。后騎送官過白下,前驅衛士負黃間。州城獬廌峨冠度,里社雞豚衣繡還。問膳早朝河畔驛,舉鞭遙識陜中山。道涂來往增加額,父老邀迎各解顏。渭水東流連二漢,蜀都南去帶諸蠻。秦中兵饉仍凋瘵,劍外人風更阻艱。勤讀古書探要眇,與論時政及馀閒。他年先后聽周魯,迭拜螭頭最上班。
茍全托亂世,苦吟誰與鄰。對此燈火光,輒復思所親。羽翼不可假,云樹徒愴神。眷念山中客,高歌如可聞。用舍亦何常,此理難具陳。剩取眼前樂,身外何足論。嗟我亦守拙,抖擻歷邅迍。鴻毛遺萬事,但矜佳句新。或當稍有得,以謝吾故人。舉世競終南,爭登要路津。枉道自不能,要以全其真。已矣復何說,吾徒當賤貧。
一百五十節欲近,二十四番風老時。莫因舊雨與新雨,閑卻十枝并五枝。靜無馀事可關情,快讀新詩醉魄醒。太守文章真袞袞,參軍衫鬢兩青青。失計長松習用剛,一官才得鬢毛蒼。酒醪不入瓶空腹,始信鴟夷智慮長。南國馀寒有素期,年年隆臘只浮澌。還人春色九十日,紅紫從它少后時。紅旆朝天綵色新,主人心在五湖春。君王不鑄良金象,莫愛扁舟共載人。
獻賦相如早已逢,縣車疏廣晚攸同。耆英人物衣冠表,官樣文章館閣中。吟嘯坐陪雙峴碧,夢魂猶繞五云紅。天閑老驥成超縱,振鬣一鳴凡馬空。春盡秋來兩度逢,襟期一笑二心同。夢回桐瀨千峰外,身在云臺五色中。茶圃氣清秋露白,松門影落夕陽紅。夜闌徑轉回銀燭,別有岑樓倚半空。入山休恨不相逢,意足猶如會面同。一字懶題蕉葉上,五年還到草堂中。眼前樓閣浮新綠,鏡里容顏減舊紅。何日重來聽說法,寶花無數滿虛空。
楊柳水杉繞四圍,家家門側小池湄。池中荷葉殘都盡,猶有秋風百遍吹。
朱君純孝人,宦游古豐水。有母在高堂,鶴發垂兩耳。海云天一方,家山地千里。水湄開小軒,日夕歌陟屺。啞啞夜啼烏,返哺故林里。眷惟寸草心,效報將曷已。顯揚實大孝,溫凊乃常理。愿言鸞誥榮,千載光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