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曾氏江亭
江國愜幽尚,復此塵外亭。
朱闌出煙雨,掩苒交回汀。
野鶩自爭食,霜鷗飛冥冥。
如何漁翁醉,大浪搖不醒。
江國愜幽尚,復此塵外亭。
朱闌出煙雨,掩苒交回汀。
野鶩自爭食,霜鷗飛冥冥。
如何漁翁醉,大浪搖不醒。
在江邊之地正合我對清幽的崇尚,又有這超脫塵世的江亭。紅色欄桿在煙雨中若隱若現,與曲折回環的沙洲相互掩映。野鴨自顧自地爭搶食物,白鷗在霜空中向遠方飛去。為何漁翁喝醉了,在大浪中搖晃也不醒。
江國:江邊之地。
愜:滿足。
幽尚:對清幽的崇尚。
塵外:超脫塵世。
掩苒:掩映。
冥冥:高遠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江邊時,被眼前清幽的江亭景色和閑適的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遠離塵世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清幽自然與超脫塵世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
綠楊堤畔寒塘側,雙鷺窺魚水邊立。爾心在魚魚未知,爾網潛張爾焉識。蘆葦蕭蕭葉半枯,此身還若在江湖。如何只作鳧鹥伴,不向三山覓鳳雛。
記當年攜手,陪夜醉、愛春游。看鷺渚波晴,鳳臺花暗,覽勝尋幽。屢枉佳人投贈,青玉案、瓊玖愧難酬。郢客調高白雪,巴歈堪息吟謳。塵勞奔抗幾時休。重回頭。嘆往事成陳,風流云散,煙浪悠悠。不知今夕何夕,重來此、燕月對清秋。謾憶丹山碧水,卻憐高蓋華辀。
本初面目,稟三光精秀,分來團聚。得得成形唯自在,應占逍遙門戶。一個靈明,因何墮落,撲入凡胎處。輪回販骨,幾時休歇停住。搜獲虛幼身軀,榮華富貴,莫也非堅固。頓悟如如緣合后,深謝真師垂顧。秘訣親傳,依從做徹,達了憑遭遇。云朋霞友,并歸蓬島瓊路。
有客惠然過我,疏眉秀骨巖巖。且復柔搓凍耳,聽君放意高談。
客枕愁聽五嶺猿,瘴江何處不消魂。羊城月送春潮上,蜆水風催夜渡喧。茉莉賣錢香滿市,芭蕉成布綠連村。明知此去蠻鄉惡,無奈飄零別故園。
塵封簪笏厚,一拂自今年。屯擬經綸濟,憂當天下先。亭深風月上,書飽夜燈前。直到亨衢穩,披云見此天。
當時翠輦此經過,天馬玲瓏撼玉珂。宴罷湖山芳草合,歸來風雨落花多。子規夜半啼宮樹,翁仲春深帶女蘿。自古興亡多有此,不須惆悵問如何。
半篙春水一蓑煙,抱月懷中枕斗眠。說與時人休問我,英雄回首即神仙。
上人心猛利,一聞便知妙。中流心清凈,審思云甚要。下士鈍暗癡,頑皮最難裂。直待血淋頭,始知自摧滅。看取開眼賊,鬧市集人決。死尸棄如塵,此時向誰說。男兒大丈夫,一刀兩段截。人面禽獸心,造作何時歇。
官舍有叢竹,結根問囚廳。下為人所徑,土密不容釘。殷勤戒吏卒,插棘護中庭。繞砌忽墳裂,走鞭瘦竛竮。我常攜枕簟,來此蔭寒青。日暮不能去,臥聽窗風泠。
大醉云關后,歸來水竹居。由來百里路,難寄半行書。水落南山直,天空白日虛。思君慰幽獨,高誼莫相疏。
雁書寄意三秋過,龍劍藏靈兩地分。舊日交游思共醉,他鄉風物感離群。笛中夜落關山月,樓外天連海嶠云。老去相逢定悲愴,吳歌對酒不堪聞。
綠萼花低,紫綃人倦,長江東去愔愔。水國層波,無窮往事消沉。森松云母車窗路,捻薔薇、婀娜愁簪。試重尋、春草長堤,深淺紅心。霜華入塞今何世,怕歸來鴉鬢,不耐愁侵。染蕙成思,還君清淚沉吟。雙心待挽秋空證,早芙蓉、凄到如今。數云岑、不睡和衣,縹緲蘭襟。
藹藹天始晴,蒼蒼景將晚。江波日東流,游子何時返?
乾易以知險,履坦期同躋。誓彼不復過,一笑駟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