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
只為溪山有宿盟,兩旬兩度此經行。
馬嘶險逕霜蹄滑,鷗舞平沙雪羽輕。
豪氣不從塵外減,新詩偏向道間成。
梅花似有相迎意,野水籬邊數蘂明。
只為溪山有宿盟,兩旬兩度此經行。
馬嘶險逕霜蹄滑,鷗舞平沙雪羽輕。
豪氣不從塵外減,新詩偏向道間成。
梅花似有相迎意,野水籬邊數蘂明。
只因與溪山早有舊約,二十天內兩次路過這里。馬在險峻山徑嘶鳴,霜滑難行;鷗鳥在沙灘上飛舞,白羽輕盈。豪邁之氣并未因塵世而消減,新詩偏在旅途中寫成。梅花好像有意相迎,在野水岸邊的籬笆旁,幾朵花蕊清晰可見。
宿盟:舊約。
經行:路過。
霜蹄:馬受霜滑之苦的蹄子。
塵外:塵世之外。
蘂:同“蕊”。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常行于山水之間,與溪山有深厚情感,此次在短時間內兩次路過,可能是公務或游歷,在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旅途所見所感,突出其豪邁灑脫的性情和對自然的熱愛。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在同類旅途紀行詩中有一定特色。
夢事回頭墮渺茫,松間梅畔放清狂。
直須添竹成三友,不必栽槐待二郎。
老愛家山安畏壘,早知世路險瞿唐。
人間腥腐如何向,莫怪靈均葺藥房。
何物增愁緒,孤城受雨痕。
草分千嶂濕,風鎖一江昏。
乞米勞僧飯,賒魚佐客尊。
應知乘興棹,已到戴逵門。
幾個鶯梭,早織就、千絲萬縷。最苦是、蘇堤欲曉,灞橋將暮。媚眼未醒開又合,纖腰半倒扶難住。重沉沉、搭在玉欄桿,和煙雨。
還記得、長亭路。曾折送,行人去。恁牽纏似我,別時情緒。簾暗夢回應有淚,樓高目斷渾無語。隔青山、不見紫騮歸,蒙天絮。
暈碧圖黃謝物華,
香燈禪板道人家。
中庭只有寒梅樹,
邀得仙人萼綠華。
一不成,二不是,火云堆里秋風起。
堪笑耘田車水翁,手腳忙亂同兒戲。
同兒戲,有巴鼻。
但得豐年賀太平,四海五湖皇化里。
吹篴平明按隊行,旌旗映日向南征。斬蛟膽氣豪看劍,汗馬功名壯請纓。社勇練成弓箭手,軍心奮起鼓鼙聲。釜魚穴蟻終誅滅,何事潢池敢弄兵。
燈火如星幟若云,眼中螻蟻尚紛紛。三申平日嚴師律,一戰明朝掃寇氛。背水宜排韓信陣,撼山難犯岳家軍。料他破膽將宵遁,班馬聲喧徹夜聞。
鼓聲雷動陣云浮,破竹長驅隊不收。拔幟一軍雄背水,用矛三刻壯逾溝。焚巢竟使梟群散,入穴真能虎子求。奪險料應寒賊膽,降幡瞬見豎城頭。
銜枚夜半越陰平,冷雨寒風撲面迎。箐密鴟鸮啼類鬼,途危草木動疑兵。行軍雅比龍驤壯,入穴居然虎子坑?;兴汽X鵝行雪夜,蔡州一鼓報功成。
屏息銜枝枚疾趨,驚逃蟊賊尚糊涂。樓船驀地來王浚,金鼓從天降亞夫。再歲相持同伐魏,經旬克捷笑平吳。瘡痍滿眼堪嗟悼,全賴諸公善后圖。
極目烽煙接遠蒼,哀聲幾處斷人腸。云含殺氣迷征旆,沙逐腥風過戰場。四野荒莊同陸氏,滿城廢屋類昆陽。撫民但愿來陽寇,恤典頓邀降建章。
靈夔競歇鶚爭興,金鐙聲中日乍升。到處逢迎笳鼓奏,逢場作戲士商騰??飼r有志緣知義,撥亂猶人敢曰能。掃盡妖氛歸去后,此心依舊玉壺冰。
親友何勞遠出迎,悠悠一片管弦聲。全軍甲冑歸戎伍,夾道衣冠迓凱兵。鼉鼓□鳴山岳壯,云麾招飐海天晴。回時制就「南征賦」,長為熙朝頌太平。
靜里攤書坐,幽然蓬島間。
松深眠鶴穩,壁峭臥云間。
倚枕聽流水,開窗看遠山。
煙霞容我老,塵念頓無關。
未改東風欲自南,細推寒暑此時酣。
芍蘭從古傳溱洧,童冠于今可二三。
燕語鶯啼何所恨,桃秾李郁為誰貪。
暮春佳氣年年勝,無數晴光動翠嵐。
買得烏犍遇歲穰,此身永免屬官倉。
塘南塘北九千頃,八月村村稻飯香。
月上東亭水接天,
春風吹送釣魚船。
長公曾是西湖主,
愿借蘇堤柳下眠。
少年風度,少年思想,少年蹤跡。
五洲待行遍,看霜髯飄拂。
簌簌青袍驚座客。慰騷魂、更欽腸熱。
宗邦盛文運,仗高歌扶植。
老去紆行盍罷休,
忙身閒慮足搔頭。
林煙巖霧鳥聲遠,
獨對遙山無限愁。
游絲抵死因風轉。繞遍天涯猶恨短。
一春醉夢誤人歸,殘酒醒時春又晚。
笑聲誰在秋千半。蹴起飛花紅一片。
銜花燕子不知愁,暗度芳心過別院。
四條弦索酒雙尊,記得離筵月一痕。
今夜綠紗窗外雨,又因桃葉念桃根。
年年餞春歸,試問春歸處。
東皇笑不言,潛逐飛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