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提舉蔡澗松
今人標致古心胸,吉士依歸有澗松。
白發半頭身欲鶴,蒼髯千丈氣如龍。
三年博士留韓愈,十載中郎老蔡邕。
根腳青原培植久,蓬萊行上最高峰。
今人標致古心胸,吉士依歸有澗松。
白發半頭身欲鶴,蒼髯千丈氣如龍。
三年博士留韓愈,十載中郎老蔡邕。
根腳青原培植久,蓬萊行上最高峰。
如今這人有著古人的心胸和美好的風度,賢良之士都以澗松般的他為依靠。他頭發半白,身姿如鶴般瀟灑,胡須濃密修長,氣勢好似蛟龍。他像當年任博士三年的韓愈,又如做了十年中郎而漸老的蔡邕。他在青原根基深厚,長久被培養,即將登上如蓬萊般的最高峰。
標致:風度、模樣。
吉士:賢良之士。依歸:依靠、歸向。
身欲鶴:身姿如同仙鶴般瀟灑。
蒼髯:青色的胡須,形容胡須濃密修長。
三年博士留韓愈:韓愈曾擔任國子監博士三年。
十載中郎老蔡邕:蔡邕曾擔任中郎將多年。
根腳:根基。青原:可能是地名或指代某種背景。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這里比喻極高的地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詩人與提舉蔡澗松交往過程中,看到蔡澗松的才華、風度和經歷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重視人才,蔡澗松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詩人對他十分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蔡澗松的品格、才華和經歷,并祝愿他能取得更高成就。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和典故,生動地塑造了蔡澗松的形象。在文學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相互欣賞。
酒醒更深獨倚樓,天清地靜俯河流。
梧桐影轉三更月,蟋蟀聲催萬象秋。
自古有生皆有死,即今無喜亦無憂。
更著四年當八十,我于人世復何求。
白發紅顏烏帽翁,年年從爾覓年豐。
爭看漢詔來身畔,便覺豳詩在眼中。
且喜畦秧三日雨,莫愁花信幾番風。
我今亦是惰游者,不稼而禾愧食功。
雙臺屹屹幾春秋,千古高風一釣鉤。
越嶺有云山北障,桐江無浪水東流。
雪深黃葉埋寒虎,煙暖青莎臥白鷗。
漢業已隨宮樹老,月明長到客星樓。
平生自分只虞毗,況是而今一槁枝。
江左何人譚太極,洛陽有客賦新詩。
物情于我真疏矣,吾道非公誰與斯。
未必梅邊柳索笑,微言好與共參之。
爛柯峰下碧溪云,元自龜山一派分。
羅仲素初同此脈,朱元晦始張吾軍。
儻知柴氏潛心學,未數徐魁徑畈文。
近喜識荊靜得老,名家知道更多聞。
屈二指兮郎罷九秩,雖則九秩兮髯猶如漆。梁之郊兮黍稷櫛櫛,父曰兒歸兮吾督汝铚。
加六算兮圣善九旬,雖則九旬兮髪猶未銀。汴之水兮魴鯉鱗鱗,母曰兒歸兮我甘汝珍。
夫婦偕老兮古無此比,父母俱存兮今誰其擬。祿養于南兮云胡不善,汴梁言還兮晝錦樂只。
二老有子兮又有孫,壽且康兮施及后昆。逮老及彭兮永貞厥根,澤詩薰書兮益大寧齋翁之門。
本齋之孫盛詞華,下視流輩十倍過。家書雖散尚千卷,其奈儲無儋石何。
二昆研席相與共,勘辨不遣毫發訛。一朝束書慈湖去,慈湖之學自象梭。
人之高明騖高遠,不由梯級陡上坡。而其下者保固陋,終歲無路登嵯峩。
萬形惟實乃無弊,此道自古傳思軻。慈湖論心論無我,真意初不煩鐫磨。
虛明一語更超絕,不肯與人同其波。卻笑禪宗用心錯,我每讀此毋麾哦。
微言日絕諸老盡,獨抱永感如宿疴。君家詩友講貫熟,持之以注豈在他。
我耕我獲粒我腹,而彼徒夢笠與蓑。
向曾平步上仙鼇,拂袖歸來氣尚豪。
自有西山堪拄笏,不妨右手且持螯。
凌云載酒渾如夢,泛雪回舟也自高。
顧我余生復何事,閉門三徑削蓬蒿。
人物當今第一流,以花為屋玉為舟。
曉妝未許褰幃看,夜醉何妨秉燭游。
錦里宣華思舊夢,黃州定惠起新愁。
何如歸伴徐公飲,穩結一巢花上頭。
誤訓若稽古,字至于三萬。
一言思無邪,可以了群怨。
世人爾所有,夜光珠徑寸。
吾儕道固窮,君子兼山艮。
卓爾見成鐻,超然驚絕塵。
形骸脫邊幅,肝膈炯精神。
正自關天分,應難語俗人。
誰收身后稿,雋逸更清新。
未登快閣心先快,紅日半檐秋雨晴。
宇宙無邊萬山立,云煙不動八窗明。
飛來一鶴天相近,過盡千帆江自橫。
借問金華老仙伯,幾人無忝入詩盟。
將軍報國寸心丹,滿眼兒孫盡好官。
一品已頒新印綬,九重猶許舊衣冠。
碑存峴首懷羊祜,箭著浮圖恨賀蘭。
公論百年應自定,且留忠節后人看。
招隠費招呼,習隠聊習步。素隠為素餐,充隠似充數。
悠悠千載內,罕與真隠遇。少小慕真隠,每誦坡老句。
朅來法華游,正在題詩處。真境忽在前,更慕坡所慕。
真則思慮泯,不真精爽騖。真則光塵合,不真圭角露。
真書無欹仄,真味無反惡。真樂無安排,真逸無疲苦。
所以要任真,從其訝箕踞。所以貴葆真,從他笑椎魯。
但看真隠廬,蕭然只環堵。青山以為屏,白云常在戶。
隨宜種花藥,快意掃庭宇。可作真率會,可說真實語。
可飲真一酒,何者非天趣。玄真乃詩流,季真是仙侶。
拉之相與俱,巾屨此容與。坐聞雛鶴鳴,時看蒼虬舞。
疏散略邊幅,誰客復誰主。吾亦忘吾真,酣歌下山去。
摩肩趨利,市門之朝。夷然抱關,市也亦郊。
一念靜躁,懸隔壤霄。旱火禾焚,實焮我苗。
飲冰內熱,其何能濯。大播瞇昧,近或弗矚。
我有至境,反觀內足。寂寞寬閑,自得其樂。
茫茫禹跡,海岱淮沂。游子倦矣,故鄉如歸。
牛羊在野,舉肱一揮。既入其苙,夫又何追。
八荒我闥,天地我廬。六鑿何有,一席晏如。
西風籬落,剝棗斷壺。靜以觀復,閉戶者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