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先賢歸南海
束書相伴到江西,我尚濡留子遽歸。
輪角難生催別斝,刀頭欲折為斑衣。
功名有分須如意,學問無窮更造微。
若到家林遇奴輩,先教拂拭釣魚磯。
束書相伴到江西,我尚濡留子遽歸。
輪角難生催別斝,刀頭欲折為斑衣。
功名有分須如意,學問無窮更造微。
若到家林遇奴輩,先教拂拭釣魚磯。
帶著書籍相伴來到江西,我還停留在此你卻匆忙歸去。時光匆匆催著我們飲下離別之酒,你急切歸家是為了侍奉雙親。功名若有緣分自會如意,學問無窮更要鉆研精微。如果你回到家鄉遇到家中仆人,先讓他們把釣魚的石磯打掃干凈。
濡留:停留。
遽:匆忙。
輪角:指時光流轉。
別斝(jiǎ):離別時飲酒的器具。
刀頭:刀頭有環,“環”諧音“還”,此處指歸家。
斑衣:指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典故,代表侍奉父母。
造微:鉆研精微。
奴輩:家中仆人。
釣魚磯:釣魚的石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與友人一同到江西,可能在求學或游歷過程中,友人因某些原因要匆忙返回南海家鄉,詩人便寫下此詩相贈。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既含惜別之情,又有對友人的勸勉和關懷。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人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達。
倦客怕離歌。春已無多。閑愁須倩酒消磨。風雨才晴今夜月,不醉如何。
玉筍滟金荷。情在雙蛾。二年能得幾經過。花滿碧蹊歸棹遠,回首煙波。
菊花黃后。山茶紅透。南國小春時候。
蓬山高處綠云間,有一個、仙宮誕秀。
精神龜媚,骨毛鶴瘦。落落人中星斗。
殷勤自折早梅芳,調一鼎、和羹為壽。
曲欄十二閑亭沼。履跡雙沈人悄悄。
被池寒,香爐小。夢短女墻鶯喚曉。
柳風輕裊裊。門外落花多少。
日日離愁縈繞。不知春過了。
藩車容裔。挺挺風流追兩地。粲斗分星。詩句當年汗簡青。
疏簾披繡。共看橫云晴出岫。新月如鉤。來照瓊彝醉小樓。
一年好處,是霜輕塵斂,山川如洗。晚菊留花供燕賞,金縷寶衣銷地。
舊觀初還,層樓相望,重見升平際。小春時節,綺羅叢里人醉。
此日武帳賢侯,六年仁政,浹長淮千里。欲入鹓行仍緩帶,聊撫竹西歌吹。
紫塞煙清,玉關人老,宜趣朝天騎。香塵歸路,舊游回首應記。
閑中一盞建溪茶。香嫩雨前芽。
磚爐最宜石銚,裝點野人家。
三昧手,不須夸。滿甌花。
睡魔何處,兩腋清風,興滿煙霞。
霜幕風簾,閑齋小戶,素蟾初上雕籠。玉杯醽醁,還與可人同。
古鼎沈煙篆細,玉筍破、橙橘香濃。梳妝懶,脂輕粉薄,約略淡眉峰。
清新,歌幾許,低隨慢唱,語笑相供。道文書針線,今夜休攻。
莫厭蘭膏更繼,明朝又、粉冗匆匆。酩酊也,冠兒未卸,先把被兒烘。
遲日輕陰,雨初收,花枝濕紅猶滴。玉鐙繡韉,才得新晴,柳岸往來如織。畫樓幾處珠簾卷,風光遍、神仙瑤席。萃佳景,分明管領,一陂澄碧。
忽見波濤噀激。蒼煙際、雙龍起為勍敵。桂楫撥云,鼉鼓轟雷,競奪錦標千尺。恁時彩艦虹橋畔,舂容引、寶觥霞液。興濃處,笙歌又還竟夕。
不見昭陽宮內柳,黃金齊拈輕柔。東君昨夜到皇州。玉階金井,無處不風流。
悵望翠華春欲暮,六宮都鎖春愁。暖風吹動繡簾鉤。飛花委地,時轉玉香球。
渺然震澤東來,太湖望極平無際。三吳風月,一江煙浪,古今絕致。羽化蓬萊,胸吞云夢,不妨如此。看垂虹千丈,斜陽萬頃,盡倒影、青奩里。
追想扁舟去后,對汀洲、白蘋風起。只今誰會,水光山色,依然西子。安得超然,相從物外,此生終矣。念素心空在,徂年易失,淚如鉛水。
雨腳報晴,云容成瑞,夜雪縈盈連晝。
千巖曳縞,萬瓦堆瓊,稍稍冷侵懷袖。
鶴氅神仙,兔園賓客,高會坐移清漏。
想灞陵橋畔,苦吟緩轡,聳肩寒瘦。
向此際、色映堂陰,香傳梅影,寒力更欺尊酒。
左符詞伯,蠻箋巧思,不道起風飛柳。
舞態弓彎,一聲低唱,蛾笑綠分煙岫。
任杯行瀲滟,為公沈醉,莫教停手。
清霜著柳夜來寒。新月印湖山。
共喜今年稱壽,一尊還在長安。
人間千載,從教鶴發,且駐朱顏。
看取煙霄平步,何須九轉神丹。
十年此地看花時。醉題詩。夜彈棋。湖海相逢,曾共惜芳菲。前度劉郎今度客,嗟老矣,鬢成絲。
江梅吹盡柳橋西。雪紛飛。畫船移。滿眼青山,依舊帶寒溪。往事如云無處問,云外月、也應知。
慕名人似蟻貪膻。擾擾幾時閑。輸我吳松江上,一帆點破晴煙。
青莎臥月,紅鱗薦酒,一醉陶然。此是人間蓬島,更于何處求仙。
遠公連社,流傳圖畫,千古聲名獨在。
后人多少繼遺蹤,到我便、失驚打怪。
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
龍華三會愿相逢,怎敢學、他家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