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表兄鄭古潭
江湖風浪惡,飄泊此依依。
白發親俱老,深春人未歸。
云留行李住,風遣落花飛。
強飲杯中物,芳心莫易違。
江湖風浪惡,飄泊此依依。
白發親俱老,深春人未歸。
云留行李住,風遣落花飛。
強飲杯中物,芳心莫易違。
江湖中風浪險惡,我漂泊在此,心中滿是不舍。父母都已白發蒼蒼、年老體衰,到了暮春時節我還未能歸家。云朵仿佛要留住我的行裝,風兒吹得落花四處飄飛。我勉強喝下杯中的酒,內心的情感不要輕易違背。
依依:形容留戀不舍。
親:指父母。
行李:行裝。
杯中物:指酒。
芳心:指內心的情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漂泊江湖的狀態。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使得詩人為生計或其他原因在外奔波,不能及時歸家看望年邁的父母,在暮春時節,這種思鄉念親之情愈發濃烈,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漂泊之苦與思鄉念親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漂泊生活中的常見情感。
一醒勾芒百綠生,東風無腳也隨行。偏心先染江南岸,再放夭桃灼北城。黃泥一徑許青遮,繚繞春炊又幾家。布舄成行沾好綠,循香生處例看花。
嘗聞鑿壁井,茲水最為靈。色帶三春淥,芳傳一味清。玄言稱上善,圖錄著高名。德重勝銖兩,諸流量且輕。
食澹神自清,甘肥成疢疾。吁嗟口腹徒,奢味無窮極。嘉饌必候鯖,駢羅方丈席。過此三寸喉,芬芳竟何益。尹君和靖孫,傳家守清白。官雖列華要,勵志常冰蘗。簞食與豆羹,泰然對賓客。吾徒山澤癯,何慚枯槁質。書此澹飯齋,洗心聊自飭。
行攜謝眺驚人句,載筆名山豈憚遙。紫氣臨關迎露冕,青龍扶杖上霞標。杯揮仙掌云摩蕩,劍倚明星夜動搖。封禪臺荒鑾輅遠,且呼毛女問前朝。
風收云捲月當天,獨立中庭思悄然。市井不知邊塞事,嗚嗚鼓吹樂新年。
蕭條市驛舊行經,頹岸燈垂出樹青。愛倚烏篷看夜色,水天涼月帶疏星。
維此鼓聲何所起,擊之則有本寂然。此聲既以擊乃生,當其不擊聲何在?用手執捶以擊鼓,三者和合始有聲。如是究竟聲所緣,非手非捶非鼓義。智人在在勤修習,于一擊頓證菩提。觀彼鼓聲成立相,本自不生那有滅。我愿仁者亦如是,不以聲觀一切聲。晝安夜安隨在安,長享耳根清凈樂。
江上煙云翠作堆,倚天青壁雁飛回。神州一望三千里,不是南遷肯獨來。
門深細柳未曾開,持節方知大駕來。天上恩光明日月,營中號令肅風雷。匡扶帝業非兒戲,竦動天顏羨將才。千載功名見圖畫,臨風還拂舊塵埃。
若問閒居事,春來頗自便。溪聲如昨日,山色入新年。畫意花能解,詩情鳥欲傳。空齋無俗物,和墨寫春妍。
吟幟新張換舊壇,八方英彥共盤桓。坐間談舌誰相敵,酒后詩腸欲比寬。湖海何年成后約,茗棋此夕續前歡。明朝攜手崇州路,白塔青林得重看。
綠陰生寂晝遲遲,薄汗沾裳氣力微。起傍曲闌垂手立,清風細細落薔薇。
秋清深谷里,月照大江濱。此夜同游客,當時遠別人。白發催年老,青燈照夜頻。陶皮如可問,游此欲尋真。
圣代開文運,春官選俊英。時當王正月,歲貢魯諸生。辛苦三冬學,扶搖萬里程。懷才期大用,努力在茲行。閶闔彤云曉,蓬萊快雪晴。掖梧多集鳳,宮柳早聞鶯。好寄龍河信,須題雁塔名。子今游太學,師必見陽城。良璞無三獻,洪鐘待一鳴。相知如見問,煩道別來情。
寒鴉候雁滿晴川,點綴郊原罨畫天。老葉著霜渾似染,殘荷出水不成錢。累累橘柚斜陽里,裊裊芙蓉淺渚邊。門外晚晴詩景富,吳歌一曲采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