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
衣冠不忍墜家聲,風雨瀟瀟雞自鳴。
身似孤蓬隨地轉,家無長物帶書行。
荒涼松竹鄉心外,淡薄虀鹽世味輕。
幸有田疇堪料理,何如買犢且歸耕。
衣冠不忍墜家聲,風雨瀟瀟雞自鳴。
身似孤蓬隨地轉,家無長物帶書行。
荒涼松竹鄉心外,淡薄虀鹽世味輕。
幸有田疇堪料理,何如買犢且歸耕。
我不忍心讓家族聲譽受損,在風雨交加中聽到雞獨自啼鳴。我像孤單的蓬草隨風吹轉,家中沒什么財物只帶著書遠行。故鄉的松竹在思鄉之情外顯得荒涼,粗茶淡飯讓我看淡了世間滋味。幸好還有田地可以耕種,不如買頭牛犢回家務農。
衣冠:指士大夫階層,這里代指家族聲譽。
長物:多余的東西。
虀鹽:指粗茶淡飯。
田疇:田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漂泊狀態,可能仕途不順或生活不如意,在經歷世事滄桑后產生了歸隱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隱田園之意。其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尋求精神寄托的普遍心態。
萬里天風海水高,三山不動駕群鰲。青霄漠漠聞鸞嘯,白日翩翩見鶴翱。巖下瓊漿留衛叔,山中瑤草寄盧敖。懷紆金紫人不見,日日吹笙對碧桃。
一枝銀燭坐更闌,小幾攤書只自看。家在江南四千里,有人今夜說長安。
上江落水渺莽中,入軍溯水曲折通。此鎮巧當兩汊路,每日飽看千帆風。客知鼓棹白日急,人傷對鏡玄發空。荒寒殊甚只自笑,悲聲繞井馀枯桐。
歡場才罷,去對孤檠話。欲擊唾壺聲盡啞,可惜孤城浪打。一宵柳簇花籠,何時萬戶千鐘。塵世風波似海,狂奴談笑生風。
黃花十月似丹楓,嶺外無霜亦變紅。安得醇醪朝夕有,玉顏酡好與君同。貧家但有菊花妍,兒女金錢與玉錢。插滿髻鬟兼作食,香含朵朵露華鮮。
故人方信落江東,開解愁顏與病悰。自笑漫生湖海上,略無豪氣似元龍。少年心志欲摩空,漸老卑飛悔滿悰。早悟割雞堪飽腹,不須辛苦學屠龍。幾慕功名逐轉蓬,既無成就苦為悰。不如歸聽華亭鶴,耆舊于今憶二龍。
久廁鸞鴻刷羽翰,大都飛意倦須還。周南日夕歸心動,笙月飄風盡有山。
賦性暴,舉止傲,說甚禪,談甚道。有個沒意智呆郎,隨例妄想顛倒。蔡郎中還見么,若也當面諱卻,便是監主自盜。
嘉樂肆庭,薦祀在堂。皇皇宗廟,乃祖先皇。濟濟辟公,相予蒸嘗。享祀不忒,降福穰穰。
回看初志欲何為,文事非長自可知。清世山河公屏翰,白頭霄漢我衰遲。幾年邊報煩當寧,明日藩宣正及時。看取碧幢紅旆去,自無兵甲在潢池。
幾夜怨西風,梧桐落階戺。落多桐葉稀,分明見梧子。
楓落紅殘秋漸橫,楚臣芰制正寒生。晚香愛插黃金菊,倚醉思調白玉笙。風急黿鼉吹浪走,云高雕鶚負空行。欲知我獨淹留意,露掌西京無限情!
正是清秋節。極難忘、蕉軒蓉館,舊時明月。爭道將軍山林好,點筆闌干幽折。有二妙、辭華無敵。剪燭衙窗分題處,感廬陵心事如冰雪。圖畫意,我能說。苔塵曾印霜禽跡。笑幾番、西風聚散,紙痕都碧。絕似逍遙堂中事,寫出當年軾轍。試展卷、容顏猶昔。雁語蕭疏蟲吟瘦,盡聲聲、遞入簾前葉。彈指過,又今夕。寥落平生意。任人間、紛紛箏阮,幾曾如此。一夜清霜中庭下,未算襟頭酒泚。但無數、城烏驚起。叢木蕭蕭長空闊,問前身我可同青兕。歌未歇,正狂醉。紅蘅碧杜誰能比。攬芳華、天涯正遠,相思何地。惟有幽林堪客隱,盛得幾分秋氣。莫忘了、聯床風味。匹馬頻嘶斜陽外,看關河欲暮吾行矣。臨別語,望君記。
炎蒸經月掩荊扉,城市紅塵十丈飛。井水欲乾猶可忍,空山不旱已常饑。
鶯邊細雨流光濕。燕外晴絲煙縷碧。單衣乍御更添綿,天氣陰晴渾不測。殘紅冉冉東西陌。萬綠濛濛芳事歇。因循誤了賞花時,三月正當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