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韻送潘上舍
謙為賢業址,取履卜封留。
筆下千鈞弩,胸中萬斛舟。
椿庭聞誨語,米廩友名流。
連捷歸藍綬,鄰翁好話頭。
謙為賢業址,取履卜封留。
筆下千鈞弩,胸中萬斛舟。
椿庭聞誨語,米廩友名流。
連捷歸藍綬,鄰翁好話頭。
謙遜是成就賢德事業的基礎,就像張良拾取老人鞋子預示著能封侯留名。你筆下有千鈞之力,如強弩一般;胸中才學豐富,像能承載萬斛的大船。在父親那里聆聽教誨,在米倉之地與名流交往。你若接連考中,身著藍色綬帶歸來,定會成為鄰居老翁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賢業址:賢德事業的基礎。
取履卜封留:指張良為黃石公取履,后來被封為留侯之事,這里用此典故預示潘上舍有好的前程。
千鈞弩:形容筆力強勁。
萬斛舟:斛是古代容量單位,萬斛舟比喻才學豐富。
椿庭:指父親。
米廩:可能指某個地方。
連捷:指科舉考試中接連考中。
藍綬:古代低級官員的服飾,這里指代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科舉考試期間,詩人為鼓勵潘上舍參加科舉,期望他能取得好成績而作。當時社會重視科舉,人們通過科舉改變命運,詩人對潘上舍的才華和品德認可,故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潘上舍參加科舉并取得成功。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比喻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科舉的重視和親友間的鼓勵之情。
徐翁活計天真,年老無喜無嗔。參取面前桑樹,乾坤不出一塵。
又是中華第一山,從廬山外看廬山。一泉飛跑自天下,五老從容席地談。
未苦撩清興,騎驢故繞山。松篁高下處,云日往來間。要是從今后,休教枉卻閒。烏巾風弄影,畫出我詩孱。
冷煙社日,又夢里清明,雁歸南楚。柳條細縷。記燕山繡陌,紙鳶晴舞。巷口餳簫,送老臨安夜雨。醉春去,指一色酒家,紅杏花處。城外知里許。嘆墓草萋萋,百年歸路。翠蒿薦俎。聽啼鵑喚客,淚沾衣素。杏酪催人,那識家鄉更苦。暗延佇。閏花朝、錦城鐘鼓。
古戍秋風白草鳴,胡笳吹月落邊聲。桑乾回望天如水,萬里寒沙匹馬行。
煙重山彌遠,林高日倍鮮。抱雞趨野店,?水入冰田。未有三冬雪,渾如二月天。梅花應早慧,著眼竹籬前。
明日花朝,今朝百花晴曉。紙錢飛,秧水霽,山山啼鳥。愛俊影,新裁鳳皇綾子,溪上夾衣齊照。一碧烽煙,滿茫茫十洲三島。事萬種,愁腸先繞。上河圖,春社醉,新亭人少。夢未穩,明年海棠紅候,惟有杜鵑知道。
戍樓煙斷草萋萋,萬里寒冰裂馬蹄。聞道漢家開戰壘,邊沙如雪玉關西。
暑劇中宵枕屢移,夙興猶得趁涼時。平沖露氣籃輿穩,遙雜星芒筱炬隨。觸景有詩聊記述,為人無術漫驅馳。須臾假寐誰驚覺,隔岸清風叫子規。
釀雪魂蠕動。到九夏,新苗聳。孤根太素,一莖生翠,駝背微腫。是藥根,又是春蠶蛹。究物化,區何種。冱寒天,陽和性,一鋤身世如夢。芳宴錦筵開,花樽畔、今作清供。故國指西番,湊山路無縫。笑官園,菜把成例,勞千里、寄來青絲籠。別族待秋影,露螢飛碧壟。
葛廚松枕午窗涼,臥看風云草木香。彈指遍游塵剎盡,故山歸路笑羊腸。
已近清秋節,兵煙處處同。山河千里月,天地一悲風。兄弟干戈里,邊關涕淚中。京華不可見,北望意無窮。
仙露明珠,似尋得、絕色冰肌。秋光一箔,水精懸架離離。展舊青藤書藁,記山園深翠,松鼠含伊。相思。合樽前,親喂雪兒。任買涼州別種,到拈來玉子,多染胭脂。沆瀣無瑕,伴梨花,好貯哥瓷。攜將蒲萄牙去,辦仙釀,晶珠千顆,味勝紅澌。美人醉,看風鬟吹動鷺鷥。
雨過春潮急,柴扉掩浪痕。無魚星在罶,送酒月臨門。亂水鳴云際,寒梅枕石根。幾家聞夜織,寥落不成村。
飛瀑如虹,清到萬古,空巖夜響風水。濺雪生花,寒云護磴,重疊苔衣澗底。黎雅山中,散不盡洪荒秋氣。淺碧筠籃,新香菌閣,露華蒼翠。大好月明松吹里。度仙徑應逢仙子。浸到春纖,齋時晚飯,比素芝猶脆。采芳人,詩夢冷,憑持餉涪翁一醉。石上叢叢,記揚帆、吳中淡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