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農歸游白龍洞
老龍昔未蛻,嘗蟄此山中。
霖雨春疇足,風云夜壑空。
兩崖高下倚,一徑往來通。
不愿千金劑,惟祈百谷豐。
老龍昔未蛻,嘗蟄此山中。
霖雨春疇足,風云夜壑空。
兩崖高下倚,一徑往來通。
不愿千金劑,惟祈百谷豐。
從前老龍還未脫胎換骨時,曾蟄伏在這座山中。它行云布雨,讓春天的田野有了充足的雨水,風云消散后夜晚的山谷空蕩蕩。兩邊的山崖高低相依,一條小徑供人往來通行。我不祈求價值千金的藥劑,只祈禱莊稼能夠豐收。
蟄: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這里指龍潛伏。
霖雨:連綿大雨。
春疇:春天的田野。
千金劑:價值千金的藥劑。
祈:祈禱。
這首詩可能是詩人在勸勉農事歸來后所作。古代官員有劭農(勸農)的職責,在劭農過程中,詩人深入了解農業生產和百姓生活。他來到白龍洞游玩,看到山中景色,聯想到老龍行云布雨的傳說,從而表達出對莊稼豐收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明確,圍繞祈愿莊稼豐收展開。其突出特點是將神話傳說與現實農事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官員對農業生產的重視。
長庚入夢夜何其。月波遲。露華滋。珠褓犀帷,生此寧馨見晉王衍傳。天上麒麟人不識,森果砢,駿權奇。文章錦繡識新機。國風詩。楚人詞。鑾殿逢萊,早晚奉論思。百歲歸來如魏武,從老大,好威儀。
寂寞邊城道,春深不見花。 山頭堆白雪,風里卷黃沙。 計拙心惟赤,愁長鬢已華。 晉云連塞草,回首各天涯。
白草原頭聞雁聲,黃沙磧里馬蹄輕。 舉頭忽見邊城月,倒著絲鞭不肯行。
記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更四雙蓂莢,十分桂魄,中元佳致,妝點初秋。藹藹非煙,濛濛如霧,錦水郁蔥佳氣浮。人人道,是王孫帝胄,今日東朝。 銀潢萬葉源流。見一點長庚輝絳霄。似東平為善,河間獻雅,風流醞藉,西漢諸劉。恰遇稱觴,蓬壺歌緩,滿酌蒲萄雙玉舟。椿松等算,年年醉傲,花馬金裘。
松風到曉聲幽微,曲江漏盡天河低。 平明游子出門去,家住葛洪丹井西。
蓂莢飛雙,桂分缺二。金風已肅深秋意。萱庭戲彩恰稱觴,蕊宮仙子天臺裔。鶴發童顏,龜齡福備。孩兒書額添三字。常將機訓付兒孫,取青行擁潘輿侍。
丹鶴結青士,玄鹿侍蒼官。壽仙堂下,應伴鳧舃戲萊斑。麟記當年繡紱,燕剪今朝彩勝,淑氣逐椒盤。孕毓陽和粹,獨占一春先。平淮了,勛業盛,傲東山。中原猶待經略,趣詔鳳池還。更數堯階五莢,又上華封三祝,千載圣須賢。即拜玉枝賜,長冠紫宸班。
鎮淮樓下旌旗,晶明輝映云山閣。宸旒倚重,折沖千里,無逾秋壑。緩帶輕裘,綸巾羽扇,從容籌略。使氈裘膽破,丁寧邊吏,無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橋風月,稱斷樓、卷盡簾箔。紱麟華旦,飽吟玉蕊,款簪金藥。驛騎朝馳,寶鞍賣賜,御筵宣押。更賜環促如,中書入令,作汾陽郭。
丹鶴結青士,玄鹿待蒼官。壽仙堂下,應伴鳧舄戲斑。麟記當年繡紱,燕剪今朝彩勝,淑氣逐椒又盤,孕毓陽和粹,獨占一春先。 平淮了,勛業盛,傲東山。中原猶待經略,趣詔鳳池還。更數堯階五莢,又上華封三祝,千載圣須賢。即拜玉枝賜,長冠紫宸班。
幾番梅雨,蒲風過、端陽後。細數月輪,猶待雙蓂秀。戲彩華堂宴,設帨朱門右。酌金荷,爭獻壽。蟠桃新熟,阿母齊長久。一門奮建,攀桂客、無雙手。好事來春在,杏苑聯藍綬。應繼瓊林董,卻勝燕山竇。夸盛事、真罕有。金花封誥,管取重重受。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不假牽絲,何勞刻木。天然容貌施妝束。把頭全仗姓劉人,就中學寫秦城筑。 伎倆優長,恢諧軟熟。當場喝采醒群目。贈行無以表殷勤,特將謝意標芳軸。
家住城南錦水堤,白沙翠竹繞柴扉。 芭蕉葉底藏春色,荔子枝頭帶夕暉。 惆悵幾回頻入夢,寂寥千里但思歸。 不知我種門前柳,長大于今幾尺圍。
青驄嘶出岳陽城,萬里風帆過洞庭。 兩岸曉煙應自散,滿江春浪若為平。 行云有意隨天白,芳草無情到處青。 我有離愁千萬斛,憑誰寄語入新興。
群山萬壑引長風,透林皋、曉日玲瓏。樓外綠陰深,憑欄指點偏東。渾河水、一線如虹。清涼極,滿谷幽禽啼嘯,冷霧溟濛。任海天寥闊,飛躍此身中。 云容。看白云蒼狗,無心者、變化虛空。細草絡危巖,巖花秀媚日承紅。清風閣,高凌霄漢,列岫如童。待何年歸去,談笑各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