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憶廉頗
在楚猶在趙,始終同一頗。
晚年猶矍鑠,勁氣肯消磨。
非老無能也,如時不利何。
漢皇還拊髀,用壯莫蹉跎。
在楚猶在趙,始終同一頗。
晚年猶矍鑠,勁氣肯消磨。
非老無能也,如時不利何。
漢皇還拊髀,用壯莫蹉跎。
廉頗在楚國時和在趙國時一樣,始終都是那個廉頗。他晚年依然精神飽滿,那股剛勁之氣怎肯被消磨。并非他年老就沒有能力了,只是時運不利又能如何。漢皇還曾因得不到良將而拍著大腿嘆息,任用壯年才俊可不要虛度光陰。
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拊髀:拍大腿,常表示感慨或振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作者可能是看到八公山相關場景,聯想到廉頗的事跡。當時或許社會存在賢才不得重用的現象,作者借此詩表達對人才境遇的關注。
此詩主旨是借廉頗的遭遇,反映賢才受時運制約的現實,勸誡用人者要及時任用賢才。其特點是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對人才問題的思考。
宋朝歸圣主,潘閬是詩人。
太白休愁橫閣暝,少陵剩賦浣花春。金沙銀鑠巴中路,綠水紅蓮幕下賓。
青山四抱路盤紆,天與先生卜草廬。云冷數聲聞斷雁,溪清百尺見游魚。新醪薄薄閑尋醉,殘發蕭蕭悶憶梳。莫謂躬耕便無事,百年京洛尚丘墟。聲利場中偶解圍,悠然高枕謝招揮。山前曳杖尋僧去,林下收棋送客歸。城市氛埃那許到,比鄰煙火自相依。纓冠束帶前身事,散發今惟勃落衣。
千里山川入舊游,風塵滿地草堂幽。西周事業歸黃閣,東魯衣冠見白頭。鷗外漁歌孤棹雨,鳥邊詩思亂峰秋。懸知此別成長往,誰道功名不自由。
結衣尋野路,負杖入山門。道士言無宅,仙人更有村。斜溪橫桂渚,小徑入桃源。玉床塵稍冷,金爐火尚溫。心疑游北極,望似陟西昆。逆愁歸舊里,蕭條訪子孫。
當年赤手戰南宮,道眼收歸造化中。欲把一陶成異日,已教兩度受春風。登門英俊知何限,著意孤寒卻最豐。但愿身如秋后菊,橘州深處寄霜叢。
北望任城近,沙原有廢村。堵高蜂穴在,屋破燕巢存。驛舍丁夫急,漕舟鼓角喧。岸東有僧寺,牢落賦雞豚。
玉餳香,紅燭艷,良夜永清漏。爆竹聲催,新泉釀芳酎。年年三六盈虛,瓶尊報賽,還略似、夢華風候。一冬又。為問葉灶陰羊,人間幾貧富。每度梅開,每度醉村酒。饒他土銼鐺空,寒宵鏡暖,渾不為、世情僝僽。
下宮兵來圍朔妻,置兒褲中兒不啼。一索不得當再索,孤兒那可活。嗟杵臼,爾為朔客我為友,立孤誠難死何有。嗟程嬰,女當徐死難當事,爾疆為難我為易。千金詐賣趙氏子,真孤乃存杵臼死。復趙社,嬰刎頭,報死者。
比屋無他姓,門宗與世親。兒童知應客,雞犬自通鄰。釀秫緣迎婦,邀賓待祀神。風來吹敝棟,時墮曲車塵。
斷腸花盡又霜天,心似寒灰不復然。金馬尚容充小隱,月泉何意結今緣?史宬筆削關傳信,社飯思量忍溯前?欲藉門生詢足疾,籃輿準抵地行仙。
孤山深處可忘情,羌笛何須怨未平。天下必肥應獨瘦,世人皆濁忍為清。色因淡極翻多艷,香到幽時不可名。我亦無聊思遠俗,可容籬畔結深盟。
匙挑不上,箸撥不開。合掌贊言,善哉善哉。
涉川振遐楫,遵坎沿脩渚。江勢拍鴻濛,蕩漾摩天宇。蔽日下千艘,逗浪危帆阻。溯流艤圻岸,投篙側浦溆。辨火知漁舟,依依泊孤嶼。風汎菰蒲偃,棹觸鳧鹥舉。沙際見遙村,煙中聞夜語。水族紛回詭,波光澹來去。戒徒念屢忉,信履道無沮。因書成短謠,庶用勞同旅。
壯志蹉跎雪滿頭,久將馀日付滄洲。閑云不入老人夢,鄰笛似知孤客愁。小筑聊須傍蘭渚,片帆那復到樟樓。生涯草草真堪笑,三十年來一破裘。本自無心落市朝,不妨隨處狎漁樵。螺青點出暮山色,石綠染成春浦潮。縣驛下時人語鬧,寺樓倚處客魂消。流年不貸君知否,素扇團團又可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