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玄暉工畫山,最識山之趣。每言籠朝云,乃是奇絕處。
君家結幽亭,兩峰正當戶。窣堵冠其巔,云中雙筆露。
宗老為扁名,得自昌黎句。相當卷書坐,塤箎遞吟賦。
是時神宇泰,白云未飛去。滃然截山腰,素練初橫布。
須臾朝陽升,景象幾更互。盤旋宛游龍,披離擘輕絮。
春澌苒而泮,青煙惟一縷。霏微辨岡巒,歷落分島嶼。
露晞如膏沐,蒼翠盡還故。松針與篁叢,貫穿珠無數。
應接良不暇,詩料亦既冨。只憂紅塵生,分我淡思慮。
更須清夜來,四更看月吐。
玄暉工畫山,最識山之趣。每言籠朝云,乃是奇絕處。
君家結幽亭,兩峰正當戶。窣堵冠其巔,云中雙筆露。
宗老為扁名,得自昌黎句。相當卷書坐,塤箎遞吟賦。
是時神宇泰,白云未飛去。滃然截山腰,素練初橫布。
須臾朝陽升,景象幾更互。盤旋宛游龍,披離擘輕絮。
春澌苒而泮,青煙惟一縷。霏微辨岡巒,歷落分島嶼。
露晞如膏沐,蒼翠盡還故。松針與篁叢,貫穿珠無數。
應接良不暇,詩料亦既冨。只憂紅塵生,分我淡思慮。
更須清夜來,四更看月吐。
謝玄暉擅長描繪山巒,最懂得山的情趣。他常說山間籠著朝云,那是最奇絕的地方。你家建了一座幽靜的亭子,兩座山峰正對著亭門。佛塔立在山頂,像云中露出的兩支毛筆。族中長輩為亭子題名,靈感源自昌黎先生的詩句。你正對著山峰坐著讀書,與友人如塤箎合奏般吟詩賦詞。這時心境安泰,白云還未飄走。它彌漫在山腰,像剛鋪開的白色綢緞。一會兒朝陽升起,景象不斷變換。白云盤旋像游動的龍,分散如輕飄的棉絮。像春天的冰塊漸漸融化,最后只剩一縷青煙。霧氣中能隱約分辨岡巒,錯落的像海中的島嶼。露水干后如美人涂了發膏,山巒又恢復了蒼翠。松針和竹林間,掛滿了無數水珠。美景讓人應接不暇,寫詩的素材也十分豐富。只擔心塵世的紛擾,擾亂我淡泊的思緒。更應該在清靜的夜晚,四更時來賞明月。
玄暉:謝朓,字玄暉,南齊詩人,善寫山水詩。
窣堵:佛塔。
扁名:即題名,扁通“匾”。
昌黎:指韓愈,他自稱郡望昌黎。
塤箎:兩種樂器,常用來比喻兄弟和睦,這里指友人之間和諧吟詩。
春澌:春天解凍時流動的冰塊。
泮:融化。
晞: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黃巖夏氏的曉山亭時,被山間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渴望遠離塵世喧囂,在這清幽的山間尋找心靈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曉山亭周圍的山水美景,突出其景色的變幻多姿和清幽寧靜。特點在于生動細膩地描繪景色,將靜態與動態相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力和高超的描繪能力。
蘆花兩岸風蕭瑟,渺渺煙波浸秋日。鷗鷺家深不見人,小舟忽自花中出。
極目平疇半欲枯,遙知精禱意無馀。更憐不待豚蹄祝,便得污邪暗滿車。九重清夜仰昭回,旱魃知從何處來。不是幽人祈得雨,又煩丹詔走風雷。晴窗揮汗苦驕陽,雨檻披衣快晚涼。多謝龍公馀事業,為驅寒谷變炎方。
浦凍水聲死,煙交暮色黃。一舟風獵獵,兩岸日荒荒。小夢偶然就,孤懷終不忘。已知行學事,惟有歇心狂。
亭蘭風蕙,昨日山陰曲。又過五峰來,聽華堂、管弦絲竹。今年風物,著意慶生朝,□鶴舞,黑猿吟,花下眠青鹿。九齡五福,盛事人皆祝。誰識種春翁,等浮云、飛蚊過目。上方渴士,忠節起聞孫,金坡近,玉堂深,莫羨春田綠。
鄱陽秋水闊,鳴雁求其匹。嗟我糟糠婦,練祥俄已畢。我行在遠道,悲來難具述。憶昔丙寅歲,親命初受室。貧賤共黽勉,歷年十有七。子男四乳具,二女存其一。汝棄阿虞去,母子裁三日。臨危片語無,血腥染衣衵。譬彼藎臣節,盡瘁忽罹恤。孑居無姑嫜,呱呱環繞膝。歲月漸云邈,入戶如有失。秋風動前林,萬里氣蕭瑟。咄哉杞人愚,憂國豈其質。跂余望故園,兒曹初即吉。扁舟日遷延,豈不懷親昵。會當蚤還歸,庭前戲梨栗。
挼花弄扇。碧斗遙山眉黛晚。白玉闌干。倚遍春風翠袖寒。難尋可見。何似一雙青翅燕。人瘦春殘。芳草連云日下山。
霜落長河見遠洲,天晴歸棹喜同舟。青連碧樹山回轉,白涌寒砂水倒流。弓影浮杯疑老病,雞聲牽夢動離愁。英雄過了前三十,晚景桑榆愧白頭。
從前消息愧多聞,一笑相逢豈足云。大麓風雷隨帝子,嚴營鼙鼓臥將軍。物齊蜩翼冥天籟,淵處鯢桓見地文。昨夜秋聲何處所,曉看紅樹葉紛紛。
滿籠如雪叫攔街,喚起青樓十二釵。繡篋裝錢下樓買,隔簾斜露鳳頭鞋。
怪石初烘潑墨勻,吳箋短短縮霜筠。長空五尺青鸞尾,一半斜封在白云。
越客歸心望海云,銜杯猶自戀馀曛。交情落寞從今始,歧路風煙向此分。雙棹正迷桃葉渡,高城猶駐水犀軍。懷人后夜江天遠,多少新詞竹下聞。
君子重襲。小人無由入。正人十倍。雅辟無由來。囊漏貯中,
春宜居羅浮,冬宜居甘泉。夏宜居西樵,秋宜居天關。何以謂之宜,順氣無乖愆。羅浮春花發,西樵夏木蕃。天關秋水清,甘泉冬背寒。四時運無窮,吾以了吾緣。
頻年多道路,良會總他鄉。百里星還聚,千金夜可長。燈花迎客笑,火樹接鄰光。愁病消強半,清歌復幾觴。
山垠西北塵沙少,水際東南風月寬。盡日朱門人不到,鳧鹥引子傍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