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
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溫。
三復家庭語,一如樽酒論。
竹林毋負籍,蘭砌要追元。
寶此猶圭璧,流芳在后昆。
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溫。
三復家庭語,一如樽酒論。
竹林毋負籍,蘭砌要追元。
寶此猶圭璧,流芳在后昆。
老朋友已經去世,墳上樹木都已能兩手合抱,但其精妙的筆墨仍帶著如春日般的溫暖。反復誦讀他留下的家庭話語,就像當年與他在酒樽前暢談一樣。希望后輩在竹林般的環境里不要辜負像阮籍那樣的才華,在美好的庭階下要追及謝靈運那樣的風采。要像珍視圭璧一樣珍視這些墨寶,讓其美名在后代中流傳。
木已拱:指人去世已久,墳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么粗。
春溫:形容筆墨仍有溫暖之感。
三復:反復誦讀。
竹林:指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這里泛指有才學之人的聚會環境。籍:阮籍,竹林七賢之一。
蘭砌:美好的庭階,常指家庭環境。元:謝靈運小字客兒,世稱謝元。
圭璧:古代帝王、諸侯祭祀或朝聘時所用的玉器,這里比喻珍貴之物。
后昆:后代子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的一位故人去世后,故人的曾姓尉官后人拿出故人的墨寶給作者看,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注重文化傳承和家族聲譽,作者借此詩表達對故人的懷念和對家族文化延續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故人、珍視遺作并寄望后輩傳承。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文化傳承和家族情誼的重視。
去年共繞澗濱行,話盡山云海月情。芳樹幽禽尤記得,風前時作兩三聲。
蔣山雞埠跨城隅,雙瞰成均匯后湖。忠節卞公同廟食,昭明文藝亦知無。
戰滎陽。汴水陂。戎士憤怒。貫甲馳。陳未成。退徐滎。二萬騎。塹壘平。戎馬傷。六軍驚。勢不集。眾幾傾。白日沒。時晦冥。顧中牟。心屏營。同盟疑。計無成。賴我武皇萬國寧。
愛爾桃花塢,臨溪新草堂。煙籠寒筱翠,風轉野梅香。積雪留殘白,垂楊試淺黃。山公行樂地,時許野人狂。
江頭十日坐,無日不吁嗟。綠暗連天柳,紅明委地花。銜泥新燕子,傍水舊人家。南望無終極,青天又一涯。
丈夫不懼死,所懼潛阘茸。出身義許國,桀石賈馀勇。豈無親戚憐,決去甘登隴。人生在奮發,將相寧有種。
一心具萬有,神理貫三才。爭似虛空說,松陰打坐來。
明年周甲今先祝,介祉升堂捧巨觥。蓂莢書祥開壽寓,芙蓉紀盛滿江城。愴懷世變增觀感,蒿目時艱想太平。昨歲消寒期已近,與君尊酒敘前盟。十月陽春尚未過,賓朋歡宴暢如何。歲寒益潤喬松色,心寂難翻古井波。三不名齋尤悔寡,九如祝嘏頌聲多。芝蘭玉樹亭亭立,會看萊衣奏雅歌。
亦知罷困甚,其奈客程何。未遂單騎去,居然擁傳過。村墟新杞棘,帝里舊山河。目擊蕭條狀,餐錢愧已多。
滿院朱藤。一庭垂柳,同做花秾。小設方床,略安橫幾,前后東風。攤書閑對珠叢。看墜莢、時時點紅。乍換青編,又疑粉指,印滿行中。
塊然兩奇石,譎怪狀難悉。千仞裂嵯峨,一氣與崷崒。四隅蘚剝膚,萬古云漬骨。補馀天所委,隕罷星不沒。橫蒼對偃蹇,怒翠競騰突。神媼秘弗露,狂鰲抃而失。由茲落人宇,得用玩奇質。屹如不可轉,挺若無所屈。斗虎攫馀痕,乖龍臥殘窟。撐掉壯士槊,奮立直臣笏。危頂煙夭矯,窄竇雷郁律。濤頭縮不長,魖臂憤相捽。變現載靈牒,呵護費神物。窮陬苦陋庳,珍碧恐湮汩。各保堅?姿,以待封山日。
離情萬縷與千絲,一一叮嚀細記之。雁序算來惟汝長,門衰祚薄藉兄持。
春來非是愛吟詩,詩是田園感興時。草地耕牛方有犢,花村吠犬那生氂。麥青未必三時粥,桑綠其如二月絲。觸物興懷言不盡,春來非是愛吟詩。
巉巖山寺里,鐵干欲為薪。殘月疑山鬼,深云隔美人。無花留太古,何草似靈均。再弄虬枝下,江南久望春。一樹凌空白,孤心與我期。先春天未覺,入夜月難知。不食同姑射,無香到楚詞。憑君念寒歲,莫折向南枝。
綠楊深處對楸枰,黑白虛勞二子爭。后著縱高人亦解,可憐功業在登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