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和周昞仲百丈韻
欲知峽路打灘渦,千尺蒼筠用力多。
進退不煩篙影動,東西惟聽柁師呵。
命垂一縷惟天耳,力挽千鈞如水何。
爭似錢塘江上路,夜深柔櫓聽吳歌。
欲知峽路打灘渦,千尺蒼筠用力多。
進退不煩篙影動,東西惟聽柁師呵。
命垂一縷惟天耳,力挽千鈞如水何。
爭似錢塘江上路,夜深柔櫓聽吳歌。
若想知道在峽路中闖過灘渦的情形,就像用千尺長的青竹篙費力撐船。船的進退不用煩勞看船篙影子晃動,方向的東西只聽掌舵人的吆喝。性命就像懸于一縷絲線全由天定,即便想力挽千鈞又能把江水怎樣。怎比得上在錢塘江上航行,深夜里聽著輕柔的櫓聲和吳地的歌謠。
蒼筠:青竹,這里指竹篙。
柁師:掌舵的人。柁,同“舵”。
呵:吆喝。
命垂一縷:形容性命危急。
力挽千鈞:盡力挽回巨大的力量。
柔櫓:輕柔的櫓聲。
吳歌:吳地的歌謠
具體創作時間與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詩人經歷了蜀江行船的艱難,之后又在錢塘江有過航行體驗,對比之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通過蜀江和錢塘江兩種不同行船體驗的對比,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不同水域行船的特色。
扁舟江上幾曾經,山崦層樓似畫屏。豈料今為倚樓客,誰能添我入丹青。
故國地靈處,人文天意深。公從捫膝子,句亦掉頭吟。白雪雙歌斷,歸云無路尋。祈招渾簡遠,我念正愔愔。
積水清泠照小齋,深冬云物尚能佳。峰峰黛色眉誰畫,陣陣鴻聲字不差。南郭子綦風激謞,東方曼倩語詼諧。酒闌更繞池邊樹,笑指新梅似玉釵。
新題舊恨滿詞箋,幾度泥鴻記雪前。有味青燈虛壯歲,無端白發逼殘年。詩成七步才何益,佛說三生事可憐。斯世茫茫歸不得,癡人夢里說歸田。
積雨初收翠滿山,丹梯石磴共躋攀。云邊野色千村迥,天上松聲五月寒。坐愛巖扉當絕勝,行憑風力上孱顏。虛無未覺蓬萊遠,只隔煙波百尺間。
逸興文兼酒,玄談芥與針。蘭臺雖作客,蒲榻早休心。定里騎聰馬,忙中訪竹林。知君無不可,那復計升沈。
偶從靈岳訪真源,秀插青冥勢自尊。潭底五龍盤地軸,崖端雙鶩劃天門。攀蘿欲借金仙掌,散發宜窺玉女盆。自有芙蓉三尺在,蓮花十丈豈須論。
泰岳聊逃雨,湘山偶阻風。伐樹仍封樹,元無罪與功。
慈親蒼色健,庭萱亦已娛。非無華屋者,旦暮倏而墟。數椽亦長物,城北營蝸居。蓏蔬四三畦,榆柳一二株。北窗聊寄傲,自謂羲皇如。生死蝗蠹間,文史三冬馀。隱幾夢周孔,寧知瓶粟虛。今人不如古,古似今人無。
水生已抹堤,草長復侵路。小蝶仍可憐,欲下卻飛去。
秋郊含雨草芽新,委巷誰還數面親。行李十年淹楚越,風流千古想朱陳。逃名祇愛三緘口,混世空慚七尺身。謾把窮愁疑那老,杜陵元只是孤臣。
古堤多長榆,落莢鵝眼小。其下迅黃流,其上鳴黃鳥。安知舟中人,黑鬢日已少。千里歸大梁,玉笙聞?窕。終朝不成曲,幽響在林表。莫羨沙路行,金鞭馳裊裊。
編竹為船任所之,高低白石上灘遲。水波不待春生后,山色偏多雪霽時。到處溪邊憐謝客,誰家村里問西施。小橋野店人爭席,縹緲松煙入午炊。
十年共建千年剎,一劫同君萬劫心。擊鼓隔溪猶及響,莫將閒靜祝高岑。
曾向林間對酒卮,不嫌俗物亦伸眉。江湖若許同歸去,能為先生理釣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