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什·湛露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夜晚的露珠濃重欲滴,沒有陽光就不會干。歡宴暢飲一整夜,不喝到醉了就不回家。夜晚的露珠濃重欲滴,灑落在那豐茂的野草上。歡宴暢飲一整夜,在宗廟中舉行祭祀。夜晚的露珠濃重欲滴,灑落在那枸杞酸棗叢上。光明磊落誠信的君子,個個都有美好品德。那桐樹和梓樹,果實累累掛滿枝。和藹可親的君子,個個都有美好儀態。
湛湛:露水濃重的樣子。斯:語氣助詞。匪:同“非”。陽:太陽。晞:干。厭厭:安閑和悅的樣子。宗:宗廟。載:則,就。考:完成祭祀。杞棘:枸杞和酸棗,泛指荊棘。顯允:光明磊落而誠信。令德:美德。桐:桐樹。椅:梓樹。離離:果實繁多的樣子。豈弟:同“愷悌”,和藹可親。令儀:美好的儀態。
這首詩創作于西周時期,當時祭祀、宴飲活動頻繁。此詩可能是在宗廟祭祀或貴族宴會上所唱,用以贊美參與活動的君子,體現當時的禮儀文化和對道德的崇尚。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君子的品德和儀態,通過夜宴場景展現出西周貴族的生活風貌和禮儀規范。它在《詩經》中體現了當時詩歌的藝術特色,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厚情感,對后世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
朝送客,送客官亭上。別酒愁半酣,勞歌慘三唱。榜人亭下報潮生,秋風分袂難為情。合襟何日敘長別,拂袖今朝成遠行。苦欲去,無計挽衣留客住。數聲斷雁倚闌干,煙水孤帆渺何處。
美人出南國,名字號西施。鸞舞隔煙霧,魚驚沉網絲。輕盈羞燕尾,窈窕妒蛾眉。一入吳宮去,姑蘇麋鹿時。
舸艦寧千萬,紛紛此地過。飛篷各自急,逐利定誰何?水漲蛟龍怒,風驚波浪多。何如茅屋下,終日醉顏酡。
孰后誰前各自猜,你追我趕在輪臺。君形曲屈傷書卷,吾道迂回礙酒杯。天下人方勤汲引,地中海莫久徘徊。游周斗室三千里,南極仙翁白鶴來。
危機左右苦相臨,飲鴆其如毒太深!誰是隱憂先草野?依然止渴望梅林!不應文字遭湮沒,大好江山豈陸沈!別有華嚴新世界,懺除煩惱遠相尋。
峭壁玲瓏一洞開,半天幽筑兩層臺。逶迤石徑深還入,蕩漾扁舟去復來。靈葉座浮蓮朵朵,寶珠蓋滴蕊枚枚。煙霞縹緲憑高眺,收拾奚囊翠作堆。
貧極心無改,所歡惟友朋。平生一片意,大半在孤僧。
一間瓦屋荒山里,山路縈回夕照明。祇有比丘頭雪白,旋收經卷入相迎。
瑟瑟秋風寒漸緊,小苑嫣紅,一夜經霜刃。安得錦幡仙箓鎮,護花長葆花容嫩。若有人兮垂綠鬒,悄散芬芳,雙頰胭脂暈。欲訴幽衷身又隱,夢邊知是花魂近。
采鹢浮春皓齒歌,延祥觀后晚偏多。可無人物如張緒,只是垂楊不似他。
漢儀綿蕝盛,周謚竹書存。益以春秋法,因知皇帝尊。百年當絕筆,諸子謝微言。詩禮終誰及,賢良萃一門。
塵世難逢笑口開,菊花須趁此時栽。西風且莫頻吹盡,恐有東籬舊主來。
妙體堂堂相好全,青霄獨步躡金蓮。千華臺上猶慵坐,弊垢襕衫豈肯穿。
憶郎赴邊城,幾彀秋砧月。若無鴻雁蜚,生離即死別。愁腸結欲斷,邊衣猶未成。寒窗剪刀落,疑是劍镮聲。此身倘長在,敢恨歸無日。但愿郎防邊,似妾縫衣密。
故園好,最憶閱耕亭。流水兩地分麗澤,好山四面列圍屏。修竹繞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