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代和通字韻
驛路穿林斷復通,客程蛇繞亂山中。
三杯軟飽千林暝,萬事從來一笑空。
珍重故人相問意,自憐覊客尚飄蓬。
江湖易有淹留興,已許滄浪伴釣翁。
驛路穿林斷復通,客程蛇繞亂山中。
三杯軟飽千林暝,萬事從來一笑空。
珍重故人相問意,自憐覊客尚飄蓬。
江湖易有淹留興,已許滄浪伴釣翁。
驛道穿過樹林,時而中斷時而又暢通,旅途如蛇般蜿蜒在雜亂的山中。喝了三杯酒,身體有了飽足感,此時千林已籠罩在暮色中,世間萬事,向來一笑便成空。感謝老友關心問候,自憐我這羈旅之人還如飄蓬般漂泊。江湖容易讓人產生停留的興致,我已答應與滄浪水邊的釣翁相伴。
驛路:驛道,古時傳遞政府文書等用的道路。
軟飽:指飲酒或吃茶。
珍重:感謝。
覊客:同“羈客”,指客居他鄉的人。
淹留:停留。
滄浪:指滄浪水,這里代指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覊客尚飄蓬”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漂泊的旅途之中。可能是在收到老友問候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漂泊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境遇下的內心世界。
童稚苦相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茫茫靄靄失西東,
柳浦桑村處處同。
戍鼓一聲帆影盡,
水禽飛起夕陽中。
門前不改舊山河,
破虜曾輕馬伏波。
今日獨經歌舞地,
古槐疏冷夕陽多。
看山臺下水無塵,
碧筱前頭曲水春。
獨對一尊風雨夜,
不知家有早朝人。
穿楊力盡獨無功,
華發相期一夜中。
別到江頭舊吟處,
為將雙淚問春風。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葉覆清溪滟滟紅,
路橫秋色馬嘶風。
獨攜一榼郡齋酒,
吟對青山憶謝公。
翠濕衣襟山滿樓,
竹間溪水繞床流。
行人莫羨郵亭吏,
生向此中今白頭。
和如春色凈如秋,
五月商山是勝游。
當晝火云生不得,
一溪縈作萬重愁。
楚國湘江兩渺彌,
暖川晴雁背帆飛。
人間離別盡堪哭,
何況不知何日歸。
掘溝引水澆蔬圃,插竹為籬護藥苗。
楊柳如絲風易亂,梅花似雪日難消。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風。
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
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題秦皇句)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梁王舊館已秋色,珠履少年輕繡衣。
尊前路映暮塵紅,
池上琴橫醉席風。
今日別君如別鶴,
聲容長在楚弦中。
九陌初晴處處春,
不能回避看花塵。
由來得喪非吾事,
本是釣魚船上人。
有客齋心事玉晨,
對山須鬢綠無塵。
住山道士年如鶴,
應識當時五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