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院豫七弟挽詩
瑟瓚天資美,洪樞地胄華。
安恬羞善宦,孝謹克承家。
籀學耽奇古,文房好靜嘉。
顏瓢空不繼,原粟散無涯。
庭徑長生草,山園妙識花。
公門捐造請,內典卻紛拏。
留邸空陳跡,分麾付一嗟。
階蘭芳欲盡,池草句誰夸。
甚欲號森栢,其如嘆系瓜。
遙將萬行淚,灑向夕陽斜。
瑟瓚天資美,洪樞地胄華。
安恬羞善宦,孝謹克承家。
籀學耽奇古,文房好靜嘉。
顏瓢空不繼,原粟散無涯。
庭徑長生草,山園妙識花。
公門捐造請,內典卻紛拏。
留邸空陳跡,分麾付一嗟。
階蘭芳欲盡,池草句誰夸。
甚欲號森栢,其如嘆系瓜。
遙將萬行淚,灑向夕陽斜。
你天資美好,出身于高貴門第。安于恬淡,不屑于鉆營為官,孝順恭謹能繼承家業。沉迷于古文字學,喜愛書房的安靜美好。生活貧困難以為繼,卻像原憲一樣把財物慷慨施散。庭院小徑長滿青草,在山園能精妙識別花卉。不奔走于官府權貴之門,潛心于佛典以遠離塵世紛擾。留在官邸的只有舊日陳跡,出鎮一方的事只能空留嘆息。階前的蘭芳快要凋零,誰還能像謝靈運那樣吟出‘池塘生春草’的佳句。我很想痛哭于松柏之間,無奈像被藤蔓牽連的瓜一樣身不由己。只能遙對著夕陽,灑下萬行淚水。
瑟瓚:形容人資質美好。
洪樞:指顯貴的家族。地胄,指門第、出身。
善宦:善于為官,鉆營官職。
籀學:指古文字學。
文房:書房。
顏瓢:指顏回的簞食瓢飲,代指貧困的生活。
原粟:原憲是孔子弟子,安貧樂道,這里指慷慨施財。
造請:登門拜訪,指奔走于權貴之門。
內典:指佛典。紛拏:紛亂、紛擾。
留邸:官員在京城的住所。
分麾:指官員出鎮一方。
階蘭:階前的蘭花,比喻子弟。
池草句:指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的詩句。
森栢:指墓地的松柏。
系瓜:比喻身不由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七弟出身顯貴卻安貧樂道、才華出眾,可能當時社會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而七弟與之不同。詩人在七弟去世后,懷著悲痛惋惜之情創作此詩,以表悼念。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七弟,突出七弟美好品德、才華和安貧樂道的特點。其藝術價值在于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同類挽詩中展現出較高文學水準,體現了詩人對親情的重視和對逝者的深切懷念。
群芳齊泣奈何天,零落蒼苔欲化煙。
吹到罡風過百五,流將弱水隔三千。
茫茫茵溷知誰擇,寂寂琴尊未了緣。
拾得瓊葩腸欲斷,馀香猶在枕函邊。
清溪溪上舫,客意可誰同。漁笛橫煙浦,僧鐘隱暮峰。發豈緣秋短,顏因傍酒紅。六年鄉國念,書札若為通。
桑梓六年別,萍蹤萬里游。清無忠獻鶴,貧有晏平裘。供世囊甘薄,為官食恥浮。尚慚馳五馬,朽索未曾收。
溧陽三日雪平地,城市十家九家閉。
官舍無氈冷徹骨,省事正宜尋老計。
小人自不知紀年,我久忘吾豈忘世。
出門無礙將何之,已拚食貧了三歲。
四十年來講石存,沙彌今已宿稱尊。
支公幾解逍遙論,摩詰曾留不二門。
壇下雨花春樹長,庭前積霰夕禽喧。
誰知白首修心日,猶指東山作給園。
側身天地一登臺,極望東南事可哀。
流水自將遺恨下,夕陽無數亂山來。
我生不幸值多故,平世猶難容廢材。
許國誰能信年少,千秋人惜賈生才。
晼晚歲其暮,飄飖雪態回?;◤木盘炻洌合蛞涣执?。拂戶疑慚絮,臨園若妒梅。陽春歌妙曲,宛入郢門來。
白雪無栽植,彌空自吐葩??M盈金戶皎,繚繞綺窗斜。墜來增別緒,銷處感容華。更復攀瑤草,還如衛叔家。
捻脂弄粉踏搖娘,
纖手殷勤遞酒漿。
落空暗將瓜子剝,
送來還帶口脂香。
杜母謳歌處,兒今復滯留。
云深諸葛廟,花亞錦官樓。
文物移新俗,江山似昔游。
存亡兩不見,悽惻淚長流。
倉黃禁陌夜飛戈,
南去人稀北去多。
自古胡沙埋皓齒,
不堪重唱蓬蓬歌。
梅花作伴出恒蹊,
別墅曾傳瓠岱西。
清玩行吟欣得所,
名流相集快詩題。
風吹敗葉,冷翠亂煙,脈脈素云天暮。悶倚闌干,難遣別時心緒。記花前、攜手當年路。剩岑寂、深苔曲徑,怕尋舊日游處。
秉燭情何許。嘆錦篋空留,斷腸詩句。待展云箋,獨自懶吟愁賦。向孤燈、憔悴渾無語。聽院外、聲聲蟋蟀,伴離人清苦。
雷勢黑飛天馬陣,
雨聲狂播鐵林鎗。
清明節物都誰賞,
寂寞無聊戀故鄉。
宵聲并向宵來聽,清是鐘聲。和是簫聲。一樣宮商兩樣聲。
秋聲分向秋來聽,哀是蛩聲。怨是蟬聲。兩樣心腸一樣聲。
一日光陰盡一年,云帆穿破小姑煙。雖無異饌供除夕,亦有長風送我船。膝下懷深兒女念,眼中天假故人緣。屠蘇入手何妨后,更擲同安買酒錢。
甲子書窮丁巳年,無端身計過浮煙。思家心斷屠蘇酒,守歲宵連客子船。老句未工猶有債,衰顏欲換笑無緣。長風果協篙師愿,晚向沙汀插紙錢。
憶夢梨云抱滿懷,東風狼籍委苔階。
芭蕉雨打芳心碎,芍藥春殘淚眼揩。
燈灺聞歌傷子野,色空補恨窘靈媧。
維摩榻外難收拾,愁絕香泥印筍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