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寺次朋上人韻
黃葉前朝寺,攜朋上故基。
近山煙外遠,芳草露中衰。
磧磧風吹面,霏霏雨散池。
旅情何計是,排悶強裁詩。
黃葉前朝寺,攜朋上故基。
近山煙外遠,芳草露中衰。
磧磧風吹面,霏霏雨散池。
旅情何計是,排悶強裁詩。
黃葉紛落的前朝古寺,我與友人登上舊日的寺基。近處的山巒在煙靄外顯得遙遠,芳草在露水中已漸衰殘。粗糲的風撲打著臉龐,細密的雨絲飄落在池面。客旅的愁情該如何排遣?只能勉強作詩來消解煩悶。
次韻:和詩時依原詩的韻腳及用韻順序創作;
故基:古寺的舊遺址;
磧磧(qì qì):形容風勢粗糲、強勁;
霏霏:形容雨絲細密的樣子;
排悶:排解煩悶;
裁詩:作詩,裁剪詩章。
詩作或為詩人客游途中,與朋上人同游前朝古寺時所作。古寺的荒涼遺址、秋日的衰颯景象,觸發詩人對漂泊生涯的感慨,故以詩排遣旅愁。
全詩通過描繪秋日游古寺的所見所感,以衰景襯哀情,抒發客旅愁悶。語言平實自然,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即景抒情之作。
珍符錫佑啟真人。儲思在斯民。勤勞日升萬物,皆入陶鈞。收威柄,更法令,鼎從新。東風吹百卉,上苑正青春。流虹節近,衣冠玉帛,交奏嚴宸。萬壽祝堯仁。忽聽宮車晚出,但號慕,瞻云路,企龍鱗。窮天英。冠古精神。杳然上傃,人空望、屬車巡。虛仗星陳。畫翣環擁龍輴。泉宮掩,帝鄉遠,邈難親。反雕輪。飛羽蓋、還渡天津。霧迷朱服,風搖細扇,觸目悲辛。列嬪嬙,垂紅淚,浥行塵。相將問。何日下青旻。
燕臣昔慟哭,五月飛秋霜。庶女號蒼天,震風擊齊堂。精誠有所感,造化為悲傷。而我竟何辜,遠身金殿傍。浮云蔽紫闥,白日難回光。群沙穢明珠,眾草凌孤芳。古來共嘆息,流淚空沾裳。
春到東園景物幽,小桃破萼柳絲柔。好邀詩友聯詩句,信步攜筇試一游。
一爐榾柮一鐙寒,樽酒留連到夜闌。惟有冥心傷世變,誰開醉眼看狂瀾。
隆佳秀兮昭盛時,播薰綠兮淑華歸。顧室荑與處萼兮,潛重房以飾姿。見稚態之韶羞兮,蒙長靄以為幃。醉融光兮渺渺瀰瀰,迷千里兮涵煙眉。晨陶陶兮暮熙熙,舞婑那之秾條兮。騁盈盈以披遲,酡游顏兮倡蔓卉縠,流茜霓兮石發髓旎。
田家住在鄱湖側,僻處湖鄉廛市隔。自言三世在此居,自幼何曾識賓客。上官托宿叩我門,旋掃階除已昏黑。呼婦出門供水薪,童稚驚竄呼不得。庭中爇火燎衣裳,廚下燒湯洗泥滓。莫嫌窗戶多風寒,剩把蠶筐障檐隙。湖魚旋網味差甘,粳米新炊飯少白。今年秋旱田不收,無酒可沽君莫責。明朝飯罷整行裝,緩步從容莫匆迫。門前有路到官陂,莫過橫塘向東北。
已筑環為堵,仍裁月作床。公來時隱幾,身世在羲皇。
向曾六月桓州住,雪歇前巖散冰樹。王郎馬郎太愁生,兩騎雙雙辭我去。
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玉連環,金鏃箭,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學宮如傳舍,敝漏棲不得。訪君橋水東,一榻可容膝。中吳多佳士,三載誰與適。可憐泮林鸮,止醉桑葚黑。束書歸去來,釣臺秋風夕。
小桃小杏紅,和雨和煙瘦。不是點燕脂,素面偏宜酒。也是慣傷春,可惜閑時候。正要畫眉人,與作雙蛾斗。
高樹錦蒸霞。朱實清華。一丸寒玉裹紅紗。萬顆累累閩海上,不數三巴。西域枉乘槎。馬乳休誇。剖開瓊液碎丹砂。異品即今誰第一,猶說江家。
少年辭家往京國,蓬根一斷無消息。有時長想白云飛,江海茫茫淚沾臆。歸來歸母悲且喜,悔作他鄉遠游子。卻起高樓對白云,綵服翩翩足甘旨。昔時望云煎百慮,今日看云美無度。卻憶天涯望云日,平生心事從此畢。
幽燕研史,滬淞講學,梁門衣缽真傳。書校鵝經,文成獺祭,風流不減隨園。雅宴話文壇。似蘭亭修禊,畢至群賢。青年會上,一時裙屐盡翩翩。天涯我也情牽。辛忝陪末席,共證前緣。泛剡清愁,瞻韓夙愿,都教付與纏綿。空際月輪懸。問嫦娥何事,今夜偏圓。不管華筵易散,照影自嬋娟。
海父真人杰,三朝第一臣。寸心惟為主,百計只安民。折檻彰忠跡,埋輪讎佞人。最憐貧與獨,青史淚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