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二三
群陰剝盡,
一陽來復。
鐵樹花開,
清香馥郁。
眼皮開未開,
枝南復枝北。
凹凹凸凸破沙盆,
何似鎮州大蘿卜。
群陰剝盡,
一陽來復。
鐵樹花開,
清香馥郁。
眼皮開未開,
枝南復枝北。
凹凹凸凸破沙盆,
何似鎮州大蘿卜。
陰寒之氣完全消退,陽氣開始回升。鐵樹綻放花朵,散發濃郁清香。眼皮似開未開之際,視線在枝南枝北間游移。那凹凸不平的破沙盆,怎比得上鎮州的大蘿卜?
群陰剝盡:源自《周易》剝卦,指陰寒之氣徹底消散,象征否極泰來。
一陽來復:即冬至一陽生,《周易》復卦卦象,喻陽氣初萌、生機重啟。
鐵樹花開:鐵樹開花罕見,此處喻指稀有、難遇之事,或暗喻禪機顯現。
馥郁:香氣濃厚。
鎮州大蘿卜:典出禪宗公案,趙州從諗禪師曾以‘鎮州出大蘿卜’回答學人提問,喻指平常心即道,日常事物中蘊含真理。
此偈頌為宋代禪宗偈頌,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宋代禪僧常以偈頌形式闡釋佛理,融合《周易》等傳統哲學與日常生活場景,旨在通過通俗意象破除學人參禪的執著,引導直悟本心。具體創作背景或與禪僧開示、法會宣講相關。
全詩以自然變化(陰盡陽生)與日常物象(鐵樹花、大蘿卜)為喻,闡釋禪宗‘平常心是道’‘返本還源’的核心思想。通過質樸語言與經典典故的結合,既符合禪宗‘不立文字’的主張,又以淺近方式傳遞深刻禪理,體現宋代禪偈‘機鋒峻烈、直指人心’的藝術特色。
春雨江南杏鬧時。題巾句好共依依。亞夫誰道非兒戲,醉折楊枝當指揮。
掩抱復回環,亭居紫翠間。思量天下物,誰更好如山。
長陵銳頭兒,出獵待明發。骍弓金爪鏑,白馬蹴微雪。未知所馳逐,但見暮光滅。歸來懸兩狼,門戶有旌節。
南岳夫人卷繡幃。披香博士唾冰絲。白門烏夜啼難歇,枉聽新歌楊叛兒。
世界無非我,心懷即是天。玉堂并草舍,何地不安然。
古人重附民,后世重兵車。鮫革與鐵釶,兵敗于垂沙。田野有饑色,千金購莫邪。將軍不好武,守身無與蛇。
才思輕狂逐絮飛。漫天匝地任風吹。沉郎堆疊苔階滿,爭羨青錢能入時。
欲向松間去,梅西竹塢穿。莫言吟興在,風雪灞橋邊。
列星晝殞隊,華燈耀疏堂。雜布奪文錦,欲語回中腸。鴟梟豈終古,驚散雙鴛鴦。美人懷遠思,中夜起彷徨。
眉樣橫波皆入時。新妝那復斗腰肢。明星玉女供灑掃,拜下樓心總為誰。
我今日夜憂,諸弟各異方。不知死與生,何況道路長。避寇一分散,饑寒永相望。豈無柴門歸,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鳥亦有行。
陰洞親尋遍,燈驚蝙蝠飛。堅明敲紫玉,一似采時肥。
蜜山多丹木,其下有丹水。中產白玉膏,食之長不死。哀哀世上人,果腹任鞭棰。棲遲塵網中,局蹐待銷毀。
所惜絕吟聲,不悲君不榮。李端終薄宦,賈島得高名。旅葬新墳小,遺孤遠俗輕。猶疑隨計晚,昨夜草蟲鳴。
初因橋種柳,卻用柳名橋。桂隱從茲入,春風莫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