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二二
月冷天高,風號怒濤。
提殺人劍,用活人刀。
云淡淡寒江鴈影,山渺渺落日危巢。
見成題目,眨上眉毛。
萬機頓罷歸來,也是徒勞。
月冷天高,風號怒濤。
提殺人劍,用活人刀。
云淡淡寒江鴈影,山渺渺落日危巢。
見成題目,眨上眉毛。
萬機頓罷歸來,也是徒勞。
月光清冷,天空高遠;風聲呼嘯如怒濤翻涌。提起破除執著的殺心之劍,運用度化眾生的慈悲之刀。云朵淡淡,寒江掠過雁影;遠山渺渺,落日映照危巢。現成的題目,只需輕動眉毛。放下所有事務歸來,也只是徒勞。
殺人劍,活人刀:禪宗用語,‘殺人劍’比喻破除眾生執著、截斷妄念的機鋒;‘活人刀’指以慈悲心引導眾生覺悟的方法。
鴈:同‘雁’。
危巢:高險的鳥巢,或喻指危險境地。
萬機:指各種事務、俗務。
眨上眉毛:形容瞬間的動作,指無需費力思考。
此為禪宗偈頌,或為禪師開示弟子時所作。偈頌通過自然景象與禪宗術語,引導修行者破除對‘萬機’的執著,體悟當下即是、無需外求的禪理。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當與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傳法傳統相關。
本偈以清冷自然意象為引,結合‘殺人劍’‘活人刀’等禪宗機鋒,闡述破除執著、超越俗務的禪理。語言凝練,意象鮮明,體現了禪宗詩歌‘即景說禪’‘直指本心’的特點。
紛綸五經客,復見大春來。詞賦還香草,春秋又玉杯。輕帆千里掛,故國八閩回。著作時相寄,知言在越臺。
彤垣綵筆絢繽紛,鰲抃鯨吞思不群。敢擬懷珠邀漢女,漫陪鼓瑟賦湘君。銀魚晝亸秦關日,畫鹢春浮濟水云。此去三山暫延首,虞韶鳳鳥定先聞。
春來人暗知,何物驗來時。林暖樹改色,山晴云弄姿。歸鴻高的的,生浪細差差。老帥非行樂,劭農一駐旂。鹍雪鎖平苑,烏風裊迥竿。暖容侵柳動,寒意向梅殘。云薄來無定,天晴望更寬。杯霞莫辭醉,朝野日多歡。
逍遙天地一閒身,浪跡江湖七十春。惟有云林堂上月,于今猶照昔年人。
江南春暮柳絲絲,上苑花光似較奇。歷國蹄輕思詣闕,凌云賦就喜同時。琴聲自合更新調,梅實才看滿北枝。秋好有懷應盡吐,裁書恰值雁來期。
心縷縷,愁踽踽,紅顏可逐春歸去。夢中猶殢惜花心,醒來又聽催花雨。
江皋落葉正悲秋,石壁千尋碧澗流。幾欲問天天未醒,楚人工怨亦工愁。
望斷西州萬里家,又將新火試新茶。青油幕下成何事,兩見常山山杏花。
惜別愁腸日九回,青山迢遞有詩來。數緘珍重披云錦,五色光芒爍斗魁。郢下陽春真妙曲,濂溪風月屬多才。疏愚獨幸承清教,山徑蓬茅次第開。
絲雨,絲雨。斜上湖橋萬縷。空濛九曲闌干,人杳蒼茫水煙。煙水,煙水。漫是傷心別淚。
何人種柳成門巷,幾處看花到子孫。且盡山齋一杯酒,此君相對已忘言。
竹外皋禽相與和,湖邊沙雁自由飛。美人醉踏梅花月,笑領明年春事歸。
誰拈金彈倚青驄,鞍面開元結束同。好似華清二三月,綠陰籠仗入離宮。
呦呦蘋野春,我友二三子。歸山睡初足,澗壑秋風起。一瓣無盡香,黃云繞書幾。別吟極雋永,形魂清九耳。
靈壽山前古梵宮,粥魚齋鼓白云中。衲僧若會蒙泉意,竟與曹溪一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