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尉贈別 其一
十載春泥濺客衣
江湖半已入吾詩
事今豈得文章力
心亦難求世俗知
山意向人如有語
鷗盟于我合歸誰
月明昨夜欺寒夢
未了西齋竹外棋
十載春泥濺客衣
江湖半已入吾詩
事今豈得文章力
心亦難求世俗知
山意向人如有語
鷗盟于我合歸誰
月明昨夜欺寒夢
未了西齋竹外棋
十年間,春天的泥點常常濺上客子的衣襟,江湖漂泊的經歷大半都寫入我的詩篇。如今行事哪能依靠文章的力量?內心的想法也難以被世俗之人理解。山巒的意態向著人,仿佛有話要說;與鷗鳥結盟的隱逸之約,該歸屬于我嗎?昨夜明月似乎捉弄了我凄寒的夢境,西齋外竹林邊的棋局還未下完。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的先后順序。
江湖:指漂泊在外的生涯。
鷗盟:與鷗鳥為友的約定,常指隱逸的愿望。
西齋:西邊的書齋,此處指詩人居所。
竹外棋:竹林外未下完的棋局,喻指未竟的心事或閑適之趣。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王尉贈別時所作,創作于漂泊十年后與友人離別之際。詩中'十載春泥''江湖入詩'反映長期漂泊經歷;'心難世俗知''鷗盟誰歸'透露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及知音難覓的感慨,系詩人在人生轉折期與友人話別時抒發內心復雜情感之作。
詩通過十年漂泊回憶、江湖入詩感慨,結合山語鷗盟的自然意象,表達世俗難理解的孤寂與隱逸向往。末句'未了西齋竹外棋'以未竟之棋作結,余韻悠長,含蓄傳達對閑適生活的期待與未了之愿的悵惘。
新禽應節歸,俱向吹樓飛。入簾驚釧響,來窗礙舞衣。
渺渺吳江遠別離,慰情持贈鳳凰枝。歲寒但保冰霜節,柏府松廳處處宜。
習池堪共醉,更值早涼秋。地迥紅塵隔,杯深綠蟻浮。柳垂楊子宅,花擁鑒湖舟。此會知難數,酣歌盡日留。
重泉不可到,到者幾人來。昔年高會處,歌鐘依舊催。驊騮黃金勒,葡萄白玉杯。昔人今尚在,千秋銅雀臺。臺上昔人行,井干生青苔。拂苔行今人,意氣揚煙塵。容儀光凝停,引手彈鳴琴。游龍從風翔,輕云落素陰。今日美少年,他年螻蟻心。秦王與漢武,高陵何喬林。
檄傳東海又橫戈,浩浩洪流感慨多。我輩為情原似水,此心不共有如河。懸旌一掃欃槍氣,擊劍爭聞欸乃歌。無恙布帆春色老,扁舟釃酒問重過。
漏滴銅壺聲咽。風送金猊香烈。一見彩鸞燈,頓使狂心煩熱。應說。應說。昨夜相逢時節。
能畫所畫皆幻,是心是境無還。未暇法師蓮社,且從居士香山。
朝霞如錦罩晴窗,人坐春風理曉妝。挽就鴛鴦新樣鬢,白蘭花朵也成雙。
秋風起江漢,纖月在西南。影落清滇水,涼生白石龕。唱酬蔬筍氣,夢寐葛藤談。未遂依禪寂,徒慚雪滿簪。
雪夜乘舟訪戴逵,酒醒茶罷興闌時。可人家在村頭住,邂逅相逢似故知。
痛飲狂歌度此生,從他豎子日成名。英雄只有安期子,玉舄翩翩東海行。
不為拈花也破顏,史多天上盡寬閑。隱囊一撮無勞問,中有須彌七寶山。
愛此東南池,澄湛通泉脈。昔日碧蓮根,香英今變白。顏色本神仙,霞衣無定格。
羅甸愁山雨,滇陽怯海風。可憐風雨夜,長在客途中。
妙年聲譽靄文場,壯歲飛騰青瑣郎。獻納承平欲堯舜,扶持危難冀宣光。賈生曠達仍傷鵩,平仲精忠亦殞荒。自古青蠅能黑白,玉華舊事已凄涼。宣和之季靖康初,同力同心衛帝居。扶轂共升新日月,謫官難守舊田廬。孔光溫室不言樹,陸贄忠州戒著書。嘆息端莊士君子,豈隨草木腐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