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禽言 其三
呂望非熊亦非龍,后車載歸作三公。
龐眉皓發八十翁,幾何日月土一叢。
盍不徑老磻溪風,以文見醫方自功。
西山之人不爾容,君不見秋崖無才終不逢,長年垂釣煙波中。
公非熊,同不同。
呂望非熊亦非龍,后車載歸作三公。
龐眉皓發八十翁,幾何日月土一叢。
盍不徑老磻溪風,以文見醫方自功。
西山之人不爾容,君不見秋崖無才終不逢,長年垂釣煙波中。
公非熊,同不同。
呂望既不是熊也不是龍,被周文王用后車載回成為三公。他眉發斑白已是八十老翁,能有多少時日終將化為土冢。為何不直接在磻溪的風中老去,以文才作為醫道來成就自身功績。西山的人不會容納你這般,你可曾見秋崖無才者始終不被賞識,只能長年在煙波中垂釣。您說的'非熊',究竟相同還是不同?
呂望:即姜子牙,名尚,字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封于齊。
三公:古代最高官職,周代為太師、太傅、太保。
磻溪:渭水支流,傳為姜子牙垂釣遇周文王處。
西山之人:可能指避世隱士或特定地域的人。
秋崖:泛指無才或未被賞識之人。
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與作者對歷史人物命運的觀照相關,可能借姜子牙的故事探討人才際遇與生命有限的矛盾。
全詩以姜子牙為例,通過其被重用卻終將逝去的命運,引出對隱逸與出仕、有才與無才境遇的思考,語言質樸而內涵深刻,展現對歷史與人生的哲理性審視。
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
臨岐執手意躊躇,秋老還歸海上居。桃葉寒煙留拄杖,白狼翠色點衣裾。粲英正及尋三徑,揮麈相將伴六如。我亦倦游思避地,卜鄰蹤跡溷樵漁。
多情宛頸兩鴛鴦,貪趁湖心錯裹香。散發幽人休蕩槳,夜深花露濕衣裳。
澄波湛湛接新秋,月子波心印一鉤。荷葉亂花看不見,夜深時有小龍游。
月上前山久,懷人坐夜深。亂蛙鳴暗浦,一猰叫空林。野屐東西慣,塵編歲月侵。獨馀窗下竹,能識個中心。
愛爾茅堂背郭開,古墩芳樹逐行來。窗含白雪詩千首,門繞清溪酒一杯。歲莫五峰供伏枕,天長孤劍伴登臺。夢馀康樂今何在,草滿池塘首重回。
春衣初作舞雩歸,手展韋編晝寢稀。解使芳陰快幽意,飛紅零落繞窗扉。
青山如玦水如環,醉倚溪蓬自往還。松菊尚留三徑外,蓬萊只隔片云間。無弦琴在誰能聽,遣興詩成不復刪。綵服相攜庭下戲,慰情時復一開顏。
信步西門趁小晴,微寒吹面覺神輕。閒云次第初歸岫,野水微茫半抱城。卻好放眸無物礙,況兼滴石有泉清。層巒一踏塵寰渺,剩有松濤與鶴鳴。
曲徑看花入,幽亭載酒開。興迥忘主客,地勝有池臺。晻曖樹帷合,逶迤江練來。已方元亮隱,松菊繞園栽。
金竹峰前共歲華,新詩同賦酒同賒。君如老柳春先綠,我似寒梅臘未花。晴日市眉行卻月,暖風客臉上流霞。小桃忽露墻東萼,春色寧遺陋巷家。
惆悵東籬下,西風酒一壺。物隨秋漸老,人與月同孤。幻夢疑蕉鹿,塵蹤笑網蛛。寒蛩不解意,唧唧向青蕪。
慈母音容阻見聞,舉頭何處是并汾。心思白發千莖雪,目極青天萬里云。寒逐曉鴉采點點,暖隨春雁去紛紛。八年不作斑衣舞,日下空瞻五色文。
廿年舊事傾襟抱。半夜屏風伸腳倒。共傷才子早生天,七十塵容還耐老。吳山眉黛如新掃。永憶湖樓窗戶好。臨平冷月夢回車,單舸鬧紅愁打稿。
弘閣陳芳宴,佳賓此會難。交逢貴日重,醉得少時歡。舒黛凝歌思,求音足筆端。一聞清佩動,珠玉夜珊珊。